-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场追星盛宴后思考如果你孩子也追星
一场“追星盛宴”后的思考如果你的孩子也追星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江有汜 行阳
2007年的春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杨丽娟追星的故事,一时间,原本无人知道的杨丽娟为媒体带来了一场盛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就在人们还为此唏嘘的时候,中考和高考的步伐已经悄悄逼近,于是,作为家长,我们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的孩子也追星,那又该如何是好?
案例回顾:
杨丽娟事件索引
个子不高,比较羞涩,喜欢唱歌,但不敢上台表演;成绩不错,文科好过理科,有一次还得了第一名;有些要好的女同学;关心集体,每天很早就来打扫清洁,有同学推选她当学生干部。这是15年前的杨丽娟给老师的印象。
1992年夏天,初二快结束的时候,杨丽娟辍学;
1994年,父亲杨勤冀和母亲陶菊英离婚,杨丽娟“梦”到刘德华;
1995年,身为高级教师的杨勤冀提前退休,每月工资2050元。杨丽娟足不出户,世界越来越小,生活的惟一希望就是“刘德华”。杨勤冀虽然躲避了单位对他跟妻子关系的指指点点,却躲避不了邻居的议论,他也开始足不出户,陪着女儿梦刘德华。二十多岁的杨丽娟,还都是爸爸给她洗澡擦身。
2005年,陶菊英因为一次煤气中毒,被重物砸坏了腿,杨勤冀将陶菊英接回家里。陶菊英这次彻底留在了这个家,而这个家早已经只有一个目标:刘德华。一家三口彻底拧成了一股绳――“只要见到刘德华,我们一家就能好好生活了”。
2006年3月,生活困难的三口之家为了继续让女儿圆梦,杨丽娟的父亲卖肾筹措资金帮女儿赴港追星。
2006年10月,杨勤冀一家三口进京。这次不像以前那么“友好”,一向老实的杨勤冀大闹电视台,要通过镜头公开谴责刘德华的“无耻”行为。
2007年3月4日,杨勤冀留下三箱“宝贝”:户口本、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奖状、学生名册;自己的所有奖状;上了锁的留给女儿的东西。举家前往香港奔赴“幸福生活”。
3月25日,杨丽娟在刘德华歌迷会上第一次真正见到了刘德华。她没有得到陈述“梦境”、激发“感应”、改变命运的10分钟。
3月26日凌晨,杨勤冀留下早已写好的7页遗书,跳海自尽。
3月26日,刘德华受此事影响,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刘德华在日记中写道:“你不会懂得我伤悲”。其后不断有歌迷有样学样,以死相逼要跟刘德华见面。
事件链接:
大连:一名16岁的女学生因母亲不给她买其偶像张国荣的CD,上吊自杀;
温州:一个17岁的学生因没钱亲眼见到影星赵薇而服毒自尽;
广州:一歌迷在郭富城闹出“桃色新闻”后,宣布要以死来捍卫偶像的清白;
太原:某中学的5名男生模仿台湾电视剧《流星花园》中的F4,身着奇装异服结伴出入,在学校内打骂同学、辱骂老师、借钱不还、调戏女生,被师生们称为“春秋五霸”;
某校一小球迷因模仿贝克汗姆的新发型而被勒令退学;摇滚巨星科特柯宾自杀后,数位歌迷以死殉葬……
相关调查:
76.5%的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将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视为心中的偶像,其中女生比例更大,约占86%。从影星到歌星,再到球星,这些“星”们在“追星族”的心中光芒闪耀,魅力无穷。他们不仅要疯狂地购买这些“星”的画册、光盘、唱片,还要收集与“星”有关的一切资料:从生辰星座、身高体重、兴趣爱好、服装品牌到恋爱情史等等。
心理探秘:
追星的三个心理关键词:
膜拜――那些被追的星,男的大多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扮演的也多是些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女的则多才多艺、光彩照人,扮演的也多是些娇媚可人、善良温柔的亭亭玉女;球星也都英姿勃勃、气质逼人,在赛场上更有翻云覆雨、左右全局之势。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从众――在青少年当中,追星现象很普遍,致使本来没心情追星的同学,为了不被看作“落伍”,不被视为“异端”,也自觉不自觉地入了流;
时尚――“追星”,在不少青少年看来,是件时髦的事,至于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价值,不管那么多,只要“追星”就行。
我追我述:
来自中学生自己的追星调查
(其实,对于中学生的追星现象,远不及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他们早就有了自己的认识。)
“追星”是成功的动力
刘若瀑/初三学生
并非所有的追星者都不可理喻,也有把追星当成动力的。有一回一位外企公司的副总裁给我们做报告,谈起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他说要感谢那段追星的日子,感谢父母。他说,中学时代,他也是疯狂追星族的一员,有各式各样的明星剪贴簿。不同的是,每个明星的后面,都有他对这个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的分析。这是父亲教他的,父亲说:“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