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逻辑方法论源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逻辑方法论源头

中国古代逻辑方法论的源头   摘要:《周易》的卦爻符号系统及其语义说明,已经使用了一定的逻辑方法。建立在阴阳两爻这种初始语言上的符号系统,有一套自定的格式语言和规则。《周易》中的其他逻辑方法,如关于“象”的方法,关于“辞”的方法,关于“取象比类”的方法,都有其正确、合理的方面,但也都有随意性的缺憾。这些逻辑方法,奠定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源头基础,应当成为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周易;卦爻符号;逻辑方法;象;辞;取象比类   中图分类号:B81-092;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06)05-0083-05      On the origin of Chinese ancient logical methodology:   Analysis of the logical methodology in Zhouyi   ZHANG Xiao-ma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The symbolic system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of Zhouyi demonstrates that it had used some logical methods.The symbolic system based on the Yin and Yang lines as a primary character possesses a set of self-defined formal language and rules. Other logical methods in Zhouyi,such as the method of image, that of statement, and that of analogy, have their proper and reasonable aspects,but their random interpretations of Zhouyi also exhibit their shortcomings.These logical methods established the origi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inking mode and should be dealt with as a program in the field of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ogic thought.   Key words:Zhouyi;symbols of the hexagrams and lines; logical methods; image; statements; analogy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在2004年9月举办的“北京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认为,中华文化有归纳法,可没有推演法。近代科学是把归纳法和推演法结合起来而发展的,推演法对于近代科学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中华文化的归纳法的来源就是《易经》。《易经》中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即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所以受早年《易经》思维方式的影响,把自然跟人归纳成同一理。中国传统是摆事实,跟次序没关系,重要的是最后的结论。但国内一些易学专家对此提出质疑。著名的易学专家、山东大学刘大钧先生即认为,杨振宁的演讲“有很多常识性错误”。如他说《周易》只有归纳,没有推演。可是众所周知,《周易》是最早的一部算卦书,算卦的方法就是靠推演,举一反三,不能说没有推演。[1]而这正是中国逻辑思想史研究所关注的。那么,《周易》作为我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文化典籍,在其形成过程中,是否如同包含了其他学科方面的思想萌芽一样,也包含了一定的逻辑思想及方法论的萌芽,也运用了一定的逻辑方法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一、格式化的形式方法      《易?系辞下》和《易?系辞上》中有两句话分别说明了《周易》八卦的生成方法:“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为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是至高至极、绝对惟一的东西。由它生出“两仪”即阴与阳,《周易》分别以符号“━”和“--”来表示。“两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