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旅行书写与翻译研究传统角色
中国古代旅行书写与翻译研究的传统角色
编者按:《翻译研究》从以前的二级栏目跃升为一级栏目,旨在增加翻译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成果的发文量。在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的今天,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同时,翻译行为具有复杂性、动态性,需要多维度探索与实践。本栏目正是这一理念的尝试性践行:胡安江先生的成果看似古旧,实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崭新探幽;朱安博、柳晓辉、刘明东三位老师则是从偏离翻译研究的主流渠道,实施有价值的探索。规则须要遵从,但不应该拘泥。对规则的违反,或许意味着可能创新。
提 要:如果旅行可以用来说明各种类型的转换和变迁,那么包含语言转换和地理位移的翻译无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旅行喻词。20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对于旅行书写的兴趣,主要是从权力、话语、女性主义、族群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等视角解读具体的旅行叙事。这样的研究固然有意义,但如果能从旅行书写发展与嬗变的历史坐标出发考察其类似物――翻译与翻译者地位的形成与变迁,对于二者的认识毫无疑问可以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古代中国;旅行书写;翻译研究;传统角色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0)01-0113-5
Travel Writings and Rol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Ancient China
Hu An jia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
Since travel could be used to explicate transformations and transitions of all sorts, translation, which presupposes not only spatial displacement but also transitions of both form and content, is, undoubtedly,the most common source of metaphors of travel. The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20th century centers the travel writings mostly on the specific travels in terms of power, discourse, feminism, race and postcolonism,which, though instructive, could be more significant if the travel writings and its anologue, i.e. translation, could be researched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Key words:ancient China; travel writing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ditional roles
与旅行一样,“翻译”的词源不仅包含空间位移,而且和所有的旅行喻词一样,“翻译”也代表着某种意义上的转换,只不过这里的转换专指两种语言或者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文本从一个地方迁移至另一个陌生地,然后该出发文本被另一种语言转化成目的地的通行文本,这样的旅行方式既有空间位移,也有形式和内容方面的转化。事实上,翻译就是一种另类的旅行方式,是从一个文本到另一个文本、从主方文化(host culture)去往作为他者的客方文化(guest culture)的一次旅行。(胡安江 2007:119)换言之,“语言作为一种世界观,首先是因为语言构成人的最重要的文化环境,直接塑造了人的文化心理,语言是我们感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形式,人是按照自己的语言形式来接受世界的”。(包通法 2008:121)
1 “旅行”词源辨
在中国古代旅行书写中,“旅行”一词有着多种不同的释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被赋予不同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旅行”作为复合词开始使用大概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意思是“集体出行”。《礼记#8226;曾子问》就有“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的记载,其中的“旅行”即指“群行,结伴而行”。汉代刘向的《说苑#8226;辨物》中也有类似说法,如“麒麟……不群居,不旅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旅行”言说方式,主要是因为在中国古代,除极少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合作协议书(15篇)(模板) .pdf VIP
-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50966-2014(完整).docx VIP
- 网御星云网闸技术宝典.pdf VIP
- 江淮CPC(D)20-30-CPC(D)30A叉车零件图册.pdf VIP
- DB32T 3610.2-2025 道路运输车辆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及测试方法.docx VIP
- 驾驶员的夜间行车视觉与夜间驾驶技巧.pptx VIP
-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临床基本知识针灸推拿考试真题.docx VIP
- GB50156-2012(2014年版)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pdf VIP
- 临近既有地铁的异形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pdf VIP
- 《葡萄沟》精品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