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仪文化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礼仪文化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从礼仪文化的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摘要:常言道“礼出大家”。《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就涉及了侯门贵族繁冗的礼节、礼仪,这些礼节、礼仪体现着贾府的尊崇、豪奢和风范。通过解读这些礼仪,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用意。   关键词:侯门风范 礼仪文化 文章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163-02   1 文本解读遭遇文化方面的障碍   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典范和巅峰,《红楼梦》在内容上可谓包罗万象。从阅读教学的角度看,教学内容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确定,如解读主要人物,特别是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形象;分析环境,特别是贾府的诗礼氛围和建筑布局、陈设布置等。因为它是古典小说,所以人物模式、环境模式、情节模式、主题模式等解读视角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笔者多次教学本文,也听过不少本文的公开课,还阅读了大量发表在各种语文教学刊物上的关于本文课例,解读模式不外乎上述四种。但是教学之后,仍有不少学生对文章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现象存疑,说这些内容“很难”,“搞不懂”,如本文中关于礼仪、职官、建筑、衣饰等方面。本文先就礼仪方面作一简略的介绍。   这就涉及古代文化现象的问题,曹雪芹创作此书时,读者基本上不存在在文化现象方面索解的障碍,但时过境迁,文本涉及的许多文化现象已成“历史陈迹”,距学生的生活世界很遥远,若不补充、解释这些文化现象,虽然对于用传统的“人物―情节”模式解读课文不会有大的影响,但确会造成学生理解方面的障碍。   2 本文主要涉及的礼仪文化现象   (1)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另换了……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   所谓侯门深似海,从进了大门到一射之地(就是一箭之地,大约150步),属外围,杂役、外人等可至但须到此止步,因此轿夫们到此止步。垂花门属二门,贵族女子一般身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子一般不进,故本府小厮到此止步;侯门讲究男女有别,到一定年龄(一般是青春期),男女要另院另室居住,连宝玉在内帏厮混都为人诟病;大家闺秀不可随便示人,男下人更不可随意见到贵族少女,所以小厮先退出,众婆子才扶黛玉下轿。内帏之外体力活由服侍的十七八岁小厮做,内帏还可以有男小厮,但年龄小,“才总角”。   (2)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   化,此指化缘。佛教认为,众生皆由因缘而来人世,缘尽而去,诸佛、菩萨、僧师教化众生,使明了此缘,称作“化缘”。癞头和尚要化黛玉出家,意即要黛玉与佛结缘,这既是使黛玉此生平安的方法,也是一种教化。   (3)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   贾赦是黛玉的大舅,虽是本人未见,但回话的下人对黛玉转述贾赦的话,就如同贾赦亲临,黛玉站起来恭敬谛听(一如内监宣读圣旨,虽帝后不亲临,接旨的臣民须跪接,如帝后亲临一样)一一答应,体现出长幼之序。   (4)(贾母晚宴)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了……迎春便坐右手第   一……。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盥手毕,又捧上茶来。   贾府乃钟鸣鼎食之家,为外孙女接风洗尘之宴讲究排场和气氛,讲究程序和规矩。你看,先是待客之礼,座次的安排,因为贾母接待外孙女,所以王熙凤、李纨作为孙媳妇捧饭、安箸,甚至连王夫人都要进羹,伺候贾母等用膳,陪客有迎探惜;迎春年龄虽比黛玉大,但因黛玉是客人,所以黛玉座次尊于迎春。其次是用餐礼仪,贾府用餐讲秩序、讲礼节、讲规矩,阃风肃严;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也是训练有素,不仅司职不紊、配合默契,而且规矩极严,自觉遵守,故能一餐“寂然”。再次是餐后礼仪,餐后的“善后”也层次井然:漱口、盥手、吃茶;林如海作为探花,还是五侯之后,当然于今式微,所以黛玉要察言观色,暗中熟习这繁琐的各种规矩。   (5)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吧。   与佛教、回教等的斋戒不同,我国儒家自古亦有斋戒之说,《论语》谓:“斋必变食,居必迁坐。”盖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齐洁。“斋”字于古经传中与“齐”字通用,系取其“齐一意志”之义。《礼记?曲礼》所谓:“齐戒以告鬼神。”《礼记?祭义》谓:“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易经?系辞注》亦云:“洗心曰齐,防患曰戒。”准此而言,则儒家重视斋时“虔笃专注、齐一意志”之意,与佛教之斋戒强调忏悔、清净之意,可谓不谋而合。   斋戒有多种来源。在中国,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