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语文课文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从语文课文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0)08―0091―01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中央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刻不容缓。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语文课文就是很好的可以充分利用的重要元素。
语文课文中的诸多名篇佳作,不仅仅只是文学上的范本,还透射出闪光的思想、高尚的情操、睿智的思维。这足可成为启发、诱导学生培养优秀的品格、健康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的最好索材。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课文中优秀的思想因素,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仔细揣摩,从而使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1 利用课文,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
纵观全国各地出版的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许多课文中有大量的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虽然文体不同,但都可以加以利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藤野先生》,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鲁迅先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坚定的爱国信念,在那样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鲁迅依然以一颗炽热的心来表达爱国的信念。由此,启发学生联想到吉鸿昌将军胸前挂“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所体现出的真诚的民族信念及民族自尊心。老师相机诱导:“是的,我们落后,但我们曾有光辉的过去,也定会有辉煌灿烂的未来!”这样坚定的话语无疑会对学生起到鼓舞和激励作用。
教学《枣核》一文时,有的老师引用歌曲《我的中国心》导入课文,并即时点拨:海外赤子即使身处异地致富扬名,但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依然有一颗真诚的中国心。这感情深沉真挚的语言必然会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稚嫩的心灵涌起民族的自豪感和由衷的爱国信念。《最后一课》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课文。“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一提到法语……”这些朴素的话语激励起学生对相似历史的回忆:当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沦陷区的人民奋起抗争,东北义勇军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白山黑水……事实都告诫了学生,我们的民族是有着优秀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我们应该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土而骄傲。
这些感人的事例、抒情的话语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上一唱三叹。借此感染初涉人生的学生们,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情怀。使爱国成为他们的一种信念,深植于他们的幼小心灵之中。
2 利用课文,培养学生心怀天下的思想品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教学时,启发学生认真体会杜甫高尚的思想境界,再联系杜甫的“三吏”“三别”领会他内心深处忧国忧民的精神世界,从中接受朴素的民本思想的熏陶。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来分析古代优秀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感染学生,并提问:今天如何做到先天下而后己?学习《沁园春?雪》和《海燕》,让学生想象美丽、壮阔、恢宏的画面,体会奔放、豪迈的情感,从而由衷地发出“生活是灿烂的,未来是美丽的,我们是幸福的”感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
3 利用课文,培养学生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
语文课文中诸多光辉形象,有的身陷狱中,坚贞不渝;有的饱经磨难,仍不改初衷;有的身虽残志却坚,他们的信念是“幸福不在取得成功之时,而在不断地追求之中”。通过这些优秀人物的闪光品格来诱导学生培养逆境中求发展、困难中更坚强的意志品质。如《生命的意义》一文,用保尔的形象来教育学生,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顽强地站起来,面对现实,坚定信念,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意义何止这些?我们老师只有认真挖掘、不断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这门学科的教育功能。
语文教学作为工具课的功能。除了注意教学给学生一定知识外,还更应注重对学生智力素质的开发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分析练习的设置。作文训练过程中都要努力贯彻和实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目标。
3.1 分析文章时,采用变换角度的方法,设疑发问。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上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之后,请学生就全文设例的角度发问,引起学生对全文的整体分析,认真分析思考文章论证材料的依据及意图,从而更深体会文章的说服力。教学《葫芦僧判别葫芦案》文时,可与《变色龙》作比,两文都突出了人物极为复杂的心理变化,但又有所不同。这时用解析几何中直线和曲线来展现他们不同的心理变化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这样,分析的视角就不是浮在表层,而是深入到了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了纵深。
3.2 教学过程中,练习的设置也注重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