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思考 穿戴
会“思考” 的穿戴
鲍勃是一名警察,上任第一天,他在街头巡逻。突然,他的眼镜提示,前方有一名可疑人员。顺眼望过去,一名嫌犯正在偷车,他三步并两步跑上前去,抓住了嫌犯。此时,眼镜上呈现出这名嫌犯的资料,这是一名有前科的嫌犯。鲍勃看了一眼车牌,眼镜上立即显示出车主信息,“给他发个消息,让他看好自己的车。”鲍勃说道,两秒钟后,眼镜显示信息发送完毕。
把嫌犯带上警车,眼镜规划出了一条顺畅的行车路线,并显示在旁边一个街区出现了一起车祸,鲍勃加快了速度,一路行至警察局,打开电脑,找出了眼镜上传的嫌犯偷车影像资料,交给了同事。然后,他又风尘仆仆的赶去车祸现场了。
这不是《机械战警》,更不是《钢铁侠》,美国Taser公司开发的警用智能眼镜Axon Flex正在将这一场景变成现实――Taser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里克?史密斯介绍说,这款眼镜不仅能够录像,而且具备车牌号和驾驶证自动识别功能,在未来还会推出人脸识别功能。
“未来,警察完全有能力实时收集相关信息,并通过语音识别功能来录口供,还能作为呈堂证供。”里克?史密斯说。
当然,Axon Flex只是众多穿戴式智能设备中的一种。如今,这些智能产品正跃跃欲试,希望走进并改变我们的生活。
开启“智能穿戴元年”
2012年,当Google Glass发布产品体验广告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抬头望天,眼镜显示天气和温度;低头走路,眼镜显示行程和距离;跳伞爱好者把一跃而下的风景实时发送给了朋友,冰雕爱好者对着眼镜上显示的图片雕刻出一头栩栩如生的老虎……一句“OK,Glass”让人眼变成了实时摄像机,让转动的眼球代替了手工操作,科幻电影中的情节被复制到了生活之中。这就是穿戴式智能设备,它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了智能化设计,融合了智能产品的各项功能,真正实现了想象功能的延伸。
Google Glass问世后,Nike 的SportWatch、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Altius、Orange的Power Welties充电靴、Replay的社交牛仔裤、GPS导航鞋,以及欧美设计师推出的太阳能比基尼等产品相继投放市场。2013年,被业内定义为穿戴式智能设备元年。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开发思想就已经开始萌芽。随着计算机标准化软硬件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开始变得多样化,逐渐在工业、医疗、军事、教育、娱乐等诸多领域表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Meta Watch 的CEO比尔?盖瑟感慨地说:“手表行业的发展从未像现在这样健康。这也给新的智能时尚产品的问世创造了条件。”Meta Watch本身就是一家制造基于IOS和Android系统的智能腕表的公司,这款手表附加了提示手机未接电话和未读信息的功能。
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异军突起,的确让不少公司找到了蓝海。2013年初,市场调研机构ABI Research的研究报告称,可穿戴设备市场预计在接下来五年将能创造5亿台的销量。同年5月,瑞士信贷也发表报告预测称,在苹果和Google拉动下,未来两三年,可穿戴技术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亿至50亿美元增长至300亿至500亿美元。
“将是下一个蓝海”
在今天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市场中,最受大众期待与追捧的莫过于苹果公司的智能手表产品iWatch。不同于iWatch发布的遥遥无期,王小彬经营的映趣科技公司已经开始向市场投放智能手表产品inWatch,这款智能手表支持 GSM 网络、Wi-Fi、蓝牙和 GPS,打电话发短信全部精通。王小彬坚信,手表的形态是目前可穿戴设备“最给力”的。
“我们很早就在做手表手机,两年前就开始进行调研,我们不去趟国产手机的浑水,只会专心研发智能手表设备。”王小彬早年曾经参与过荷兰一款智能手表的研发,不过,他并不看好三星、索尼等大厂商的智能手表:“其实我也很能理解大牌厂商在做可穿戴设备时的想法,包括像三星的 Galaxy Gear 、索尼的 SmartWatch 这类设备,大多都是作为自家智能手机的补充配件产品,谁又会希望自家的可穿戴设备一出来就把自家的手机命给革掉了?所以在使用时依然会受到必须有智能设备链接或 WIFI 环境的制约。”无法实现颠覆式创新,也许正是iWatch迟迟没有面世的原因之一。“用户需要的是一款独立的产品,而不是智能手机的附属设备。”王小彬说。
映趣科技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李昂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就像智能手机代替功能机一样,这是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包括手表、眼镜等多个可穿戴设备一起综合实现的功能来代替手机,这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
在王小彬看来,穿戴式智能设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蓝海:“这个市场肯定不是一家独大,用户的选择是多样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