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小学生诚信品质形成实践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进小学生诚信品质形成实践研究

促进小学生诚信品质形成的实践研究   【摘要】诚信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现代合格公民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将诚信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使学生体验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作者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行建议。   【关键词】诚信教育;小学生;实践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大力倡导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诚信即诚实、守信,也就是要求一个人的言行跟思想要一致,实事求是,不骗人,讲信用,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做到。《礼记?中庸》言:“诚之者,人之道也。”《论语?为政》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学校背景和学生群体失信现象分析   梯面镇是花都区唯一的山区镇,常住人口不足一万人,全镇教育布局“1所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我校处于梯面镇中心,生源以本地户籍人口为主,有少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十余年,经济发展主要是“泥石场经济”(采掘矿产资源),农村劳动力除小部分留在本土务农外,主要流向是本镇和周边泥石场,由于采掘过度,缺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发展缓慢。关闭泥石场后,农村劳动力外流严重,留守儿童开始增多。近几年,在“山区扶贫开发”的政策引导下,梯面镇的经济发展开始转型,确定了以旅游为龙头、“三高”农业为主要产业的模式,引进了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然而,由于旅游开发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季节制约,就业容量非常有限,外出务工仍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选择。正是这种劳动力的双向流出和流入,我镇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成为学校学生的构成主体。这些孩子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近几年的实践和调查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缺乏自信,存在自卑心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诚信缺失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为不完成作业找诸多借口;擦掉同学作业本上的名字,写上自己的名字;犯了错误不承认,还诸多辩解,推卸责任;借了同学东西不归还;模仿父母笔迹签名;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这些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影响着学生道德习惯的形成。   之所以产生失信问题,首先是因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年龄正处于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的家庭教育缺位(父母外出打工),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因而他们往往通过撒谎的方式去逃避学习和生活。其次,“隔代亲”为监管带来诸多的问题,这些孩子的看护人多是祖辈,年龄一般比较大,而且文化层次比较低,不仅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在教育孩子方面难以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如不能从心理上关心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依旧沿用“老套”的教育方法。   二、诚信教育的做法   (一)营造诚信环境,强化诚信意识   诚信教育要取得效果,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校园环境。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营造诚信教育的氛围,达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效果。我们在校内悬挂诚信小故事、诚信名言诗句、诚信书画作品;在班级开辟“诚信文化角”,设立“诚信温馨语”“诚信小天使”等栏目;通过红领巾广播站播放《诚信之歌》,表扬学生诚信行为等方式,呼唤学生的诚信之心,对学生良好诚信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明白,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的重要品质,是一??人在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品格。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说谎话成为习惯,是难以在社会立足的。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丧失、弱化了诚信,各种不道德现象和腐败现象就必然发生,我们的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无法保证生活质量,甚至无法保障生命安全。   (二)开展生活体验式德育,深化诚信教育   生活体验式德育是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并转化为行为习惯的过程。简单来说,“体验式德育是让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可见,生活体验式德育的目的是通过亲身体验,把做人做事的道德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质,转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学习过程。   1.搜集诚信小故事,开展讲故事比赛。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故事很多,如“商鞅变法”“徒步为信”“季布重诺”“一诺千金”“宋濂送信”“雪夜还书”“敬事而信”等,很有教育意义。这些故事,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之后讲出来,一定会对自身的思想、言行产生影响。活动结束后,再发动同学们谈感想,谈体会,写心得,加深对诚信品质的认识。   2.收集诚信名言,作为行为准则。要求每个学生摘录一两句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格言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