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atpBrbcL序列分析在核果类果树系统发育研究应用.docVIP

叶绿体atpBrbcL序列分析在核果类果树系统发育研究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绿体atpBrbcL序列分析在核果类果树系统发育研究应用

叶绿体atpBrbcL序列分析在核果类果树系统发育研究应用   摘要:为重建核果类果树的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4~5个主要种或变种,共24个基因型,测定了其叶绿体非编码区atpB-rbcL序列。以桂樱为外种群,用PAuP软件计算数据集的得分,Modeltest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Mega计算遗传距离、变异,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atpB-rbcL在核果类果树各组间分子进化速率不同,差异公布不均衡;2)樱桃较其他核果类果树原始;李、梅、杏亲缘关系较近,梅、杏关系最近。核果类果树是一个单系群,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沿着2个方向进化,一枝进化为樱桃,另一枝沿不同的途径产生桃、李、梅、杏等核果类果树。   关键词:核果类果树;系统发育;atpB-rbcL;分子进化   中图分类号:S6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9980(2010)02-213-08      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植物约有200个种,从寒温带到亚热带都有野生种和栽培种的分布,特别是作为果品食用的李、桃、杏、梅、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分布较广,经济效益显著。由于亲缘关系较近,核果类果树间多可自然杂交,这为园艺新品种的培育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可能,但这也为核果类果树间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带来了极大的网难,被美国学者称为果树界最大的难题(Hardest Puzzle)。核果类果树在生产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搞清楚核果类间的分类和系统发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内外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一些争议,比如樱桃在核果类果树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位置、梅的起源等。   由于叶绿体基因组较小、单亲遗传、不参加基因重组(即不受选择压力),且不受基因的重叠、缺失及假基因的干扰,有独立的进化路线,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数据即可构建分子系统树、查明植物的进化历史,因此,叶绿体基因组逐渐成为分子进化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焦点。其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明显,为比较进化研究提供了基本的信息支持,同时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序列进化速率相差较大,适于不同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叶绿体atpB-rbcL区间位于ATP合酶β亚基(atpB)基因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大亚基(rbcL)基因之间,有相对较多的信息位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苔藓、球兰、骨碎补科、蓼科、常绿植物、角果木等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并且这个非编码区在维管植物中的功能(rbcL的启动子)也有了很好的证明,但核果类果树中尚未见报道。   我们采用5类核果类果树各4~5个基因型,采用atpB-rbcL序列测序方法,来分析其序列进化规律及核果类果树的亲缘关系,为构建系统发育树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采集桃、李、梅、杏、樱桃早春幼嫩的春梢新叶,用硅胶干燥法保存。样品名称、采集地点及类型详见表1。         1.2 DNA提取   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硅胶干燥叶的DNA。      1.3 PCR扩增、测序   用Chiang1998年公布的引物来扩增叶绿体atpB-rbcL基因间隔区序列,正向引物:atpB:5’-ACATC-KARTACKGGACCAATAA-3’,反向引物:rbcL-l:5’-AACACCAGCT TrRAATCCAA-3′。该引物同样用于PCR产物的直接测序。扩增体系为50μL,含HS r Taq(5U?μL-1)(大连宝生)0.25μL,10xPCR缓冲液(Mg2+free)5μL,MgCl2(25mmol?L-1)3μL,dNTP混合物(各2.5mmol?L-1)4μL,引物(10μmol?L-1)各2μL,模板DNA(10ng?L-1)2μL,ddH2O补足至总体积50μL。   PCR扩增在PTC-100TM PCR仪上进行。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30s,44℃30s,72℃1min,35个循环;72℃延伸5min。取PCR产物5μL,加入2μL6×溴酚蓝上样缓冲液,于1%琼脂糖胶电泳,用上海复日科技FR-200紫外与可见分析装置拍照分析。   选取产生单一条带,条带清晰的产物,送上海英俊公司进行PCR直接测序。      1.4 序列分析   在进行数据分析前将测得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相似性搜索,以确保得到的序列为目标序列。加入大叶桂樱(AB111650)序列,作为分析时的外群,用Clustal X 1.8对序列片段进行比对对齐,变异的位点通过测序图进行确认,并进行适当的人工调整。用PAUP 4.068计算数据集得分,Modeltest3.7 Windows版本筛选最佳核酸替代模型和参数,运用分析软件M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