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亮我所犯过那些价值十亿元错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亮我所犯过那些价值十亿元错误

唐亮我所犯过那些价值十亿元错误   在倍瑞丝事情之后,我发现,新品牌的成功越来越成为一种小概率事件,大公司、高投入不再是充分必要条件。   最近,宝洁“瘦身”的消息铺天盖地。而网上有篇文章被传得很火。作者作为宝洁前品牌经理,对自己在宝洁8年间犯的错误做了一次总结。从亲历者的口述中,我们了解到宝洁“瘦身”的一个侧面。   2015年,我离开了宝洁这所“黄埔军校”,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中国区职业经理人,我犯过不少错误。今天谈到的我在宝洁的这5个错误,加在一起也该有近1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损失了。   错误一:那个倍什么丝   2013年8月,倍瑞丝正式登陆中国,目标是从来自汉高、定位相仿的高端品牌丝蕴那儿争夺市场份额。为了更快地扩大知名度、增加消费者对新品牌的信赖,倍瑞丝使用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飘柔作为母品牌,全称叫“飘柔倍瑞丝”。   上市第一年,我们在倍瑞丝项目投入了数亿元的市场费用。我们利用宝洁的整体媒体优势,获得了充足的曝光率后,通过覆盖全国的分销网络快速完成了全渠道铺点。倍瑞丝前三个月的铺货数据已达到了上市两年的丝蕴的水平,而且店内的终端陈列也达到并超过了目标。   然而,最终倍瑞丝第一年的销售数据只达到了预期的一半。这让我感到非常不能理解。   在与消费者交流后我才知道,他们一直把倍瑞丝当成一个价格昂贵的平民品牌,原因就是它的母品牌飘柔是个平民品牌。   当初我们在选择飘柔作为母品牌时,更多是出于财务方面的考虑,节省大量的品牌宣传与传播费用,忽略了两个品牌之间的定位差距,导致市场上带来的负面效应远大于带来的效益。   另外,倍瑞丝来自英文名Pro Series的音译,不大好记。上市大半年后,消费者还只记得“那个倍什么丝”。媒体费用越来越贵,到达率却很难得到保证的当下,花大价钱推广一个难记的品牌实在是事倍功半。   名字还只是一个方面。在决定了使用飘柔作为母品牌后,倍瑞丝的外包装顺理成章地使用了飘柔的绿色。然而,专业线的产品大多使用黑白金等几种颜色,倍瑞丝瞬间失去了专业线的高大上。   在倍瑞丝事情之后,我发现,新品牌的成功越来越成为一种小概率事件,大公司、高投入不再是充分必要条件。把握好名字、包装、定位这几个节点,是品牌成功的关键。   错误二:伊卡璐在哪儿   2001年,宝洁从施贵宝迎娶了伊卡璐品牌。为了迎合“新世代”的审美,伊卡璐采取了史上最大的升级:瓶身、液体、香型、配方都进行了改变。   在上海的一家超市里,一位消费者一脸茫然地站在货架前,等我询问后才知道,她在找伊卡璐。待我指出新产品就在她面前时,她一脸疑惑地拿起看看,摇摇头,还是放弃了购买。   消费者不认识他们熟悉的产品了。   为了避免销量再次下滑以获得商家的支持,2009年伊卡璐品牌组联合李宇春,推出了“明星进店”活动。   看到“玉米”对偶像的疯狂支持力度,伊卡璐品牌组决定签下李宇春作为品牌代言人。然而李宇春的中性形象并不符合伊卡璐一直以来的女性化形象。在短期的生意拉动后,伊卡璐的生意继续下滑,甚至在网络上成了被调侃的对象。   伊卡璐的这一系列升级,在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销量下降的情况。到了2014年,升级产品的销售额只有高峰期的13,因升级而带来的损失是数以亿元计的。   不以消费者需求为依托的创新都是耍流氓。伊卡璐一直试图改变消费者多年养成的习惯,反而没有发觉,“新”既是购买的驱动力,也会是购买的障碍,把握好品牌重塑的幅度与时机,才是关键。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史上最大升级”最终成了一个败笔。   错误三:飘柔沐浴露好恐怖   2004年,位居当时中国洗发水市场第一名的飘柔品牌顺势推出了沐浴露和香皂。但现在似乎没有几个人知道,飘柔还有沐浴露。   飘柔洗发水的定位是让消费者感到柔顺自信,飘柔沐浴露却让消费者在沐浴时觉得感觉怪怪的。特别是它名字里的“飘”,跟头发的联系非常紧密――飘柔就是洗发水。   2006年9月,我在广州天河某卖场,有两个女孩子在购买沐浴露,其中一个女孩子很惊喜地说:“哇,飘柔出沐浴露了哦!”这时,另外一个女孩说了:“飘柔出沐浴露,怪怪的,洗澡的时候都有头发的感觉,有点恐怖!”果然,那个女孩很快放下了飘柔沐浴露,走向了其他的牌子。   一年多前,一位宝洁个人清洁品类的老外问我:“为什么飘柔不能出沐浴露?”我解释了当年的教训。他还是有些不死心:“做跨品类超级品牌,在财务上可是非常有利的呀。”   呵呵,想做超级品牌的总经理不是好财务。飘柔几乎已经是洗发水的代名词,洗发水基因如此强烈,很难产生跨界。你先让消费者敢用飘柔洗发水洗澡后,我们再来讨论飘柔沐浴露的事情。   错误四:就是那个瓶子!   2003年“非典”时期,除菌类产品需求大爆发。舒肤佳的除菌形象深入人心。高额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