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教道德社会功能二重性分析
宗教道德社会功能二重性分析
摘要:宗教道德是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于宗教教义、教规、仪式、制度等等之中,与宗教发展共生共存。宗教道德为宗教信众信仰和遵循,成为宗教信众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人类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与功能作用。本文通过对宗教道德仪规及宗教道德思想的陈述,指出宗教道德社会功能具有二重性,对信众和社会既具有积极性的社会功能,也存在消极性的社会功能,并由此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正确对待宗教道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正确利用宗教道德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
关键词:宗教道德;宗教道德二重性;积极性社会功能;消极性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B82-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4-0046-04
黑格尔在谈及宗教时说道,“宗教乃是人出自实践理性的需要,为了希望最高的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够得到实现,实践理性就要求我们尽义务;而为了希望整个至善得以实现,实践理性就要求信仰上帝,信仰灵魂不死,因此宗教最终是服务于道德的需要。”“切真正宗教(基督教包括在内)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人的道德”。由此可见,宗教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宗教道德的发展,宗教首先是道德规范与道德约束的功能。因此,宗教虽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颠倒、虚幻反映,但对宗教道德应作辩证分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以使之能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一、宗教的基本道德仪规
宗教自产生开始就有教规和仪式,用来承载宗教的伦理道德意义,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关系。诚然在严重的社会对立时期,宗教一般以禁欲、爱、宽恕、忍受和服从来消除这种对立的鸿沟。然而在社会稳定时期,宗教更多的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化。
1 基督教强调“爱人如己”,用智慧创造幸福生活
基督教要求人们遇事要忍耐,“唯有忍耐到底,必然得救。”在基督教的“摩西十戒”里,除了规定崇拜上帝的内容外,还有人际关系方面的规定,如要勤劳作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他人财物等。维吉尼亚大学宗教系教授彼得奥克斯博士认为,在美国,宗教的最大贡献是教育公众并塑造公众道德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公民。而其中基督教最典型的道德条令是要求人们要“爱人如己”,不但要爱亲人朋友、爱邻人,还要爱仇敌。《圣经?罗马书》指出:“一个爱别人的人,不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所以,爱成全了全部的法律。”在《圣经?马太福音》中还指出如果一个人心中没有爱,就感受不到世界万物存在的意义。自我也不能感受到人间的快乐与幸福。并解释“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从善恶对立关系对爱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诠释。
基督教还认为,人们要过宗教道德的生活也是需要智慧的,而且智慧是人类创造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基督教在《圣经?诗篇》中首先指出:“不听从恶人的计谋,不跟随罪人的脚步,不与侮慢上帝之徒同伙,这样的人才算真正有福。”还说:“敬畏上主是智慧的开端。愚蠢的人轻视智慧,也不愿意学习。”并告诫年轻人:“智慧比银子更有益处,比精金更有价值。智慧远胜过珠宝;你所爱慕的没有一件可以跟她相比。智慧使你长寿,也使你富贵荣华。智慧使你过愉快的生活,领你走平安的道路。”
2 佛教强调慈悲万物,按“正道”创造和谐生活
佛教教人们慈悲为怀,禁恶扬善,济世利他。佛教的道德行为准则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这是基于因果报应原理而确立的。佛教对比丘有250戒,对比丘尼有348戒,对在家居士则有“五戒”、“十善”等,其“五戒”、“十善”的要求十分严格。而这些戒律是建立在“四谛”、“五蕴”、“三法印”、“八正道”等宗教教义基础上的。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者前后相继,揭示了因果相承的关系。三界苦果来自三界苦因,消灭苦因的道路就是修行出世,即通过修行断除见思烦恼之惑、灭除分段生死之苦。而其修行的道谛是因通过“八正道”的修行、习练,经历“五蕴”的过程而识得三法印,达到无我涅盘、不生不灭、寂静安乐的境界。“八正道”是佛教弟子修行的八项内容,或称八种方法,也是宗教道德的修炼方法。“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构成一个修养德性、成就佛法、达到无我寂静安乐境的系统模式。根据佛教,一个完人必须具备悲与慧两种品性,这两者必须予以等量的培育与发展。悲主要是指爱、慈、善、恕以及情感方面的其他高尚情操,也就是心的品质;而慧则主要指理智方面或思想方面的品质。在“八正道”,正语、正业与正命是以爱与悲为基础的戒学,三者的共同完善构成合乎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48:“7物理控制-7.3办公室、房间和设施的安全保护”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家校共育合作策划方案大全(10篇).docx VIP
- 员工岗位晋升和薪资晋级管理办法(套头).docx VIP
- 钉钉数字化管理师试题库(二).pdf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0:“7物理控制-7.5物理和环境威胁防范”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1:“7物理控制-7.6在安全区域工作”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产品分析讲课课件.pptx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2:“7物理控制-7.7清理桌面和屏幕”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doc VIP
- 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配置、参数表(载货汽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