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中幼儿专注力培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构游戏中幼儿专注力培养

建构游戏中幼儿专注力培养   【摘要】“专注”是孩子今后学习、工作中需要的优秀品质,幼儿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期。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建构游戏中对幼儿专注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建构游戏中提升幼儿的专注力的支持策略。以期为幼儿安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 建构游戏 专注力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49-02   中国心理学研究所调查显示,在我国600多个中大城市中,75%的儿童存在专注力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其中学习品质中的“专注力”培养对幼儿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建构游戏材料具有规则性、操作性和灵活性,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通过堆积、拼插、排列、组合建构材料,主动进行各种认知建构,以获得感性经验和心理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极其专注才能完成。因而我们不可否认建构游戏不可不为是培养幼儿专注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建构游戏中影响幼儿专注力的多?N因素   1.“嘈杂纷乱”的游戏环境   案例1:中班建构室里有六组幼儿(每组5、6个幼儿)在进行自主建构活动。10来名幼儿在教室里以跑动的方式搬运着各种建构材料的声音;A幼儿不小心把B幼儿手中的易拉罐碰掉到地板上,发出的乒乒乓乓声;C幼儿正在专注的搭建着自己想象中的高楼,D幼儿拿着一块长木板从他身边经过,把他的高楼弄倒了,而发生的大声争吵声??????最后进行作品分享时,六组中只有极个别幼儿有完成自己的作品。   受幼儿大脑发育的自然规律,幼儿的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远大于成人的,孩子的注意处于无意注意阶段,因而幼儿的注意力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与空间,蒙台梭利说:“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的整体的发展。” 建构室的环境需空旷、舒适、明洁,不易过于拥挤、嘈杂。同时还需给孩子创造一个有秩序的游戏环境,幼儿对秩序很敏感,如环境有点嘈乱,就会有不稳定的情绪,甚至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影响到幼儿的专注力。   2.“喧宾夺主”的辅助材料   案例2:小班动物园主题建构游戏中,老师提供了大量的低结构材料:牛奶箱、易拉罐、牙膏盒等。活动中四名幼儿用这几样辅助材料很快就拼搭出三只大象,随之无所事事,一会儿趴在地板上做睡觉状,一会儿到篮筐里随意翻一翻,A幼儿发现两只大象的鼻子连接在一起有点像跨栏,于是从大象鼻子的一边跳的另一边,B和C幼儿看到也加入到跳跃的游戏中来,很快这“嘭嘭嘭的双脚撞击地板的声音及“哈哈哈”的嬉笑声吸引了其他幼儿的注意力。   建构游戏中强调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结构材料,比如:纸巾筒、易拉罐、纸皮、纸盒等等,这些材料容易塑性,没有具体玩法,幼儿可以自主探索,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但是大量投放简单未经改造的低结构材料,受小班的幼儿游戏水平的限制,在无法探究出更多玩法的情况下完成简单的拼搭后便无所事事。很显然这些“原汁原味”的辅助材料激发不了他们的创造力,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幼儿的注意力的持续性发展。   3.“事与愿违”的教师介入   案例3:安安和小荣在泡沫砖拼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围墙”,然后把各种形状颜色的泡沫砖投放到“围墙”内,教师见此立马阻止在“捣乱”的幼儿,并引导他们玩儿要先开动小脑筋想好玩法,玩具要分类摆放整齐。俩孩子听了之后只好默默的按照教室的要求摆放好玩具,过一会儿当老师回头再看时,那俩孩子却早已离开了原地。   幼儿的游戏水平不一,游戏方式亦不同,教师在没有弄清原由而随意介入,老师的用心良苦也只是一厢情愿而已。《指南》中指出:“教师介入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时应有目标意识。”国外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以一种敏感的、响应的、支持的方式与儿童进行互动,那么教师参与就能提高游戏水平;而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对游戏进行操纵控制,提高太多的结构性限制,或为教学目的而打断游戏,那么通常就会损坏游戏。”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介入有可能是正面的引导,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影响。在案例3中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打断了幼儿的注意力,限制了孩子的游戏探究行为,对幼儿的专注力进行了转移,教师这样的介入对幼儿游戏专注力的培养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4.“有名无实”的合作游戏   案例4:大班一位新教师为让建构水平不一的幼儿有“幼幼学习”的机会,于是与建构能力水平较高的聪聪、乐乐协商让可可加入他们这组一起拼着高架桥,聪聪和乐乐勉为其难的同意了,在游戏中可可拿着宝石积塑过来往聪聪和乐乐已经搭好的“桥墩”上搭建路面,不小心把桥墩弄倒了,乐乐生气地说:“你干嘛啊?”可可看了一眼乐乐,继续搭建,乐乐更生气了:“你不要弄,你会把我们的桥墩都弄倒的。”可可停了下来,一个人黯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