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 券市场权证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分析-an analysis of irrational behavior of warrant investors in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docxVIP

中国证 券市场权证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分析-an analysis of irrational behavior of warrant investors in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证 券市场权证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分析-an analysis of irrational behavior of warrant investors in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中国证券市场权证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研究湘潭大学硕士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权证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研究 湘潭大学硕士论文 PAGE PAGE 10 第 1 章 绪论 1.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5 年在国家鼓励金融创新和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股改权证首次登 上了中国证券市场。2005 年 8 月 22 日我国第一只股改权证——宝钢权证上市交 易。之后,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的推进,武钢 JTP1、武钢 JTB1、机场 JTP1 等股改权证陆续上市;2007 年下半年,伴随公司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行,马钢 CWB、云化 CWB1 等公司权证也相继登台。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权证市场已成为投 资者瞩目的焦点。其交易活跃程度令世人瞩目:虽然我国的沪深交易所只是在 2005 年下半年才分别只有 4 只和 3 只权证上市交易,但其成交金额已一举进入 全球前十大权证市场之列,并且在 2006 年上半年沪深两市的总成交金额已经进 入世界前三位。然而我国在推出股改权证交易的初期,由于没有引入配套的平衡 供需机制,导致市场供需一度眼重失衡。如宝钢权证上市交易三个月内,最高日 换手率达到 618.28%,实际成交均价与理论价格的偏离值最高达到 5000%,日内 价格波动最高达 46.95%,平均为 11.56%。权证价格一天之内上涨或下跌 60%甚 至 200%,成为沪深股市最吸引人眼球的焦点。权证的暴富效应,又吸引了大批 投资者蜂拥而入,再加上权证交易执行 T+0 交易和免交印花税,权证交易异常火 暴。权证在这两年中频频成为游资青睐的对象。特别是 2007 年 6 月初以来,权 证再度遭遇疯狂炒作,从招行认沽权证一组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可以窥见这种 疯狂:5 月 30 日沪深股市双双大幅下挫,招行认沽权证大涨 53.76%;6 月 6 日 换手率高达 8226.6%;6 月 8 日和 11 日连续两个交易日,价格上涨超过 3 倍,11 日当天成交 460 亿元;12 日价格达到 4.949 元的峰值,较 5 月 28 日 0.36 元的 最低点上涨 12.7 倍。又如 2006 年 6 月 2 日,也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警示宝钢 权证行权风险的那一天,全部 26 只权证全线暴跌;相似的一幕同样发生在 8 月 2 日,这一天 27 只权证有 25 只下跌,宝钢权证处于跌幅榜的首位。而其他特殊 事件包括新权证的上市、大量的创设权证在一天之内上市、权证行权期开始等等, 也常常触发全部权证或大部分权证的集体上涨或下跌。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引发 了人们对权证市场定价效率的忧虑和思考。这种疯狂投机的背后留下了定人深思 的问号。一是:权证毫无投资价值,内在价值基本为 0,变成了一种纯赌博工具, 为什么仍被疯狂炒作?人们不再关心它的价值,只关心自己在这场赌博中的胜 负。二是:为什么大盘下跌时,权证便逆市上涨,形成翘翘板效应?三是:管理 层一再在央视和其他媒体上呼吁和宣传权证交易的性质和风险,但仍有大批投资 者置若罔闻,飞蛾扑火。究竟是什么魔力让他们如此疯狂呢?分析和研究这种大 众性非理性背后的原因,对于发展中的中国证券市场具有深远的意义。从现实意 义来说:对投资者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使投资者避免盲目跟风,避开巨大的投资 风险,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同时对整个证券市场来说也可以避免风险积聚,改 进制度建设,对创新证券产品的设计和监管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证券市场的健 康发展。从理论意义来说: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研究,是对传统“理性人” 1假设和“有效市场”理论的补充和挑战,能更好地解释现实世界和指导现实 。 权证作为一种初级金融衍生产品,适宜作为发展衍生品市场的敲门砖,对于 1 发展其它金融衍生产品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然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将会 加剧权证市场的波动,在涨时助涨,在跌时助跌,引发高度的投机和市场泡沫, 使市场达不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甚至将整个市场陷于崩溃的边缘,1995 年 权证因为巨大的暴利和风险被除牌就是个很好的教训。此次权证重出江湖,提醒 人们对于权证市场的风险保持高度关注。因此研究中国权证市场的定价效率具有 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目前的行为金融学研究仅仅限于对证券市场的研究,对权 证市场这一新开辟的市场的研究暂处于空白。本文的研究结果试图填补此处空 白,希望同时对证券监管机构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 2. 1 国外的研究状况综述 对投资者行为分析和研究由来已久,其中经典的分析可以追朔到凯恩斯 (J?M?Keynes,1936)[1]基于心理预期最早提出的“选美竞赛”理论。即人们在选择 股票时的行为跟挑选美婴的竞赛一样,他们会选择别人眼里的美婴并据此投票。 一旦股票提前反映经济上升,投资者如痴如醉的动物血性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