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儿童与本能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想象儿童与本能方法

想象儿童与本能方法   摘 要:商应丽的油画《本能的力量》,是对生命本能的激进性与政治性的探索,其以儿童来表征本能之力,赋予本能以具体化又多义性的形象与想象,同时与充满规训与控制的社会场域相联系,使关于“本能”的探究获得广阔性与复杂性,具有“欲望微观政治学”的意蕴。本文从画中儿童形象切入,来挖掘本能主题的政治性内涵。   关键词:商应丽 本能 儿童 欲望微观政治学   商应丽以“本能的力量”为题的系列画作(以下简称“本能”系列),尽管出之以寻常可见的形象与物象,却予人陌生、怪诞及反讽的印象。其发掘隐伏于本能的激进性,构造一幅幅“欲望微观政治学”的隐喻图景,而其间令人瞩目者,即是画面里肉体化而非“童心”化的儿童肖像。儿童如何呈现远非自然而然,对他们生动瞬间的封存,就像赋予初生儿一个名字,总已经过精心设计、有意组合与耐心甄别。即便看似最为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的呈现,也只是图像修辞效果使然。给婴儿起名,迥别于给事物命名,甚而异于取一个诨号,与其说一个名字反映了某个孩子的本质或概括了其特征,毋宁说它只是寄托了父母的想象与冀望。很多时候,名字先在于初生儿,先于他们而到场,准备将其捕获,眈眈而伺。在婴儿初试啼声之前,世界业已为他们部署好符号秩序。是故,习常所见的儿童图像,与其说是呈示了一个“真的儿童”、“现实中的孩子”,不如说是指示出附着于儿童之上的概念、想象、欲望、迷信与执念。   希望以上表述不要引起误会,以为存在所谓“真的儿童”,只不过我们将之伪饰与扭曲了,事实上我对“真的儿童”这种说法颇为怀疑。诚如柄谷行人指出,“谁都觉得儿童作为客观的存在是不证自明的,然而,实际上我们所认为的‘儿童’不过是晚近才被发现而逐渐形成的东西。”他认为,“儿童”正像是“风景”,虽在被发现之前即已存在,但作为“儿童”之儿童(作为“风景”之风景)、作为对象化了的“儿童”,此前并不存在,而是一项晚近的历史发现/发明,是社会历史的建构之物。因此,我不是从“真的儿童”这一视角来进入商应丽的画作,而是从“作为方法的儿童”来切入其间。在将儿童形诸图像一事中,不论是日常生活里的留影存念,还是像商应丽这样自觉追求象征意义的艺术创造,“儿童”都是作为一种方法而存在的,是一种隐喻、象征、寓言、想象空间、欲望的投射点以及众多价值系统发生作用的场所。   商应丽的“本能”系列画作,目前所见者有三幅,统摄于“本能的力量”这一总题旨,统一于肉身臃硕的婴儿这一表征,并具体化为“拒绝服务”、“拒绝模仿”、“拒绝程序”三种,形诸不同的背景。其所昭示的不驯姿态,为我们对画面的感知与索解标示路径。它们彰显出双重拒绝的意味:画面里的儿童,一方面拒绝着画中世界,另一方面拒绝着来自画外的我们的目光与想象。画面里,婴儿以其夸张的肉体雄踞过大面积,乃至溢出框限;背景中的符号被挤压在边缘,乃至被挤出画面。围绕婴儿的固定的审美想象,大概是童心纯真、天机活泼、富于幻想,也是弱小的、从属的、需要呵护及惹人怜爱的,他/她应身在摇篮、婴儿车或母亲的臂弯,由玩具、游戏及童话所环绕。然而,这种想象、希望与期待却在这一巨婴身上落空了,他略显阴郁的面孔与微露怀疑、嗔怪的表情抵制我们与之亲近,日常的观念与经验在其身上塌落崩解,他的庞大之躯撑破了习常而典型的构形格式。“本能”系列之外的一幅画《非控制》,可视作对这种“撑破”的表征,画面里的儿童处在失控状态,放肆嚣叫,肥硕之肉从衣服下溢出,无法为其所蔽,而母亲作为呵护者、监护人的形象已被儿童之庞躯所遮蔽,她的双手似已难于掌控这个力量巨大而混沌的孩子。商应丽捕捉了一个儿童“非控制”状态的实体化、具体性的情景,同时这又构成一个隐喻化、蕴涵抽象性观念的情景,既可以说是喻指生命本能的“非控制”,辉映“本能”系列的旨趣;也可以说是预示关于儿童的想象方式的“非控制”,指涉“本能”系列的方法。使儿童形象“撑破”母亲的臂弯与掌控,即是将作为方法的“儿童”从既定知识秩序与感知模式中解放出来,从核心家庭领域挣脱出来。在此意义上,稍嫌夸张地说,《非控制》是关于绘画方法的绘画,借用“元小说”、“元叙事”之语,这是一幅“元绘画”,至少是“本能”系列画作的“元绘画”。   我们尽可以设想,《非控制》中的孩子已脱离母亲之手,断开依托/控制,从成人-儿童的整体世界里将自己分割出来,脱离家庭领域,闯入或被抛于新的、更为广阔的社会场域之中,回应着新的情景与问题,遂形成“本能”系列的三幅画面。尽管儿童仍是低动能状态,且趋于沉默,亦不免几分缩手缩脚的顾虑,但依然能量充沛,其所据面积之大隐喻着他与周遭环境的关系:也许他未必能驾驭整个环境,未能征服或拆毁所在世界,但确有拒绝融入其间的力量,拒绝进入大他者(Other)所派定的位置。倘若与李继开的儿童形象相比较,则更清晰地显示出人与环境的隐喻关系。在李继开所构筑画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