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扫除文言文语言障碍方法
扫除文言文语言障碍方法
阅读文言文,经常遇到不少字词障碍。扫除障碍,需要不断细阅、印证、总结。
一、以意带言
借助文言文的写作背景这个大语境来推测全文大意,大致了解事件所处的时代特点、人物个性、写作意图等信息,这对理解全文大意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就有两处标志时代背景的内容:一是文后的出处,“选自明?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告诉我们这是一段明代历史。二是注释,“上:皇上,指朱棣”,告诉我们这是朱棣登基以后的事件,是朱棣平定异己的战争。有了这样的背景,只要理清人物关系和事件,就很容易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然后从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以及人物官职、行为、评价等方面去切分,就会逐步突破文中的疑难语句了。
前后文关系是小语境。文言阅读时难就难在一词多义是不定向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就必须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第5题就是判断实词的含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语诸将曰……谈论
B. 委尸填满沟壑 放置
C. 识其父兄子弟咸在标志
D. 噫!我固无恙 祸患
其中A是很容易排除的,因为“语……曰”一般解释为“对……说”,解释为“谈论”语句不通。C和D则必须利用语境来判定,C句的主语是“众”,“识”解释为“标志”便不能搭配了;D句中“恙”可以解释为“病、祸患”,但和下一句连起来看,显然是说“其父兄子弟”的事情,中间插入“我”如何如何,语脉便不连贯了,如果解释为“担忧”,则依然是说“其父兄子弟”一事,就顺畅了。
不论是精读还是泛读,都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意,根据文意来带动对词语大意的理解。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指通过整体诵读,借助文意语脉来消除语言上的障碍。
二、析字见义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中象形字(如人、日、山、车)、指事字(如本、末、刃、甘)、会意字(如教、休、比、尘、众)都直接表达字的本义;而占70%以上形声字(如钢、材、江、灿、堆),又可以凭其形旁来确定字的意义类别。抓住字的形体特征,再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测出字词的大概意义,这是消除文言文阅读中语言障碍的又一便捷方法。
以2009年广东省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第一段中的几个词语为例加以说明: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文字中“阴”、“徇”都是形声字,“阴”字的意符 “阝”繁体写做“阜”,指土山,由此可知和山的方位有关,但这里用的是引申义,即“不公开的、暗中”;“徇”的意符“彳”与走路动作和事物有关,如“行”、“街”、“衢”,联系全句“斩以徇”,把人斩杀以后又和行走、街道等有关的行为可能是“对众宣示”,即“示众”。
如果平时多注意观察汉字的含义与字形的关系,再通过上下文加以判断,对快速消除阅读中的语言障碍是大有裨益的。
三、对称互训
中国人喜双好偶的民族心理在语言上的表现就是文章中有大量的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在这些两两对举的语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句中的“长”是个多音多义字,究竟是读cháng还是读zhǎng,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参中注音为zhǎng,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则注音为cháng。这看似读音上的差异问题,实际涉及对这个词语意思的理解,读zhǎng就是动词,“长高、长大”的意思,而读cháng则是形容词,“高大”的意思。排比句相应位置的另两个词语分别是“远”、“安”,意即“长远”、“安定”,都是形容词,可以采用对称互训的方法判定“长”应该读cháng,是形容词。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根据“歌”是动词,可推测出“弦”应该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弹琴”的意思。
②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根据“有限”可以推测出“无厌”中的“厌”不是“厌烦”的意思,而应该是“满足”,即通“餍”。
③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张溥《五人墓碑记》)“辱人”不是“侮辱别人”的意思,根据“贱行”是“卑贱的行为”的意思可以断定它应该是“低下的人格”的意思,是个偏正结构,而不是动宾结构。
对称位置上的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