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水灌区灌溉模式探索与实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水灌区灌溉模式探索与实践

扬水灌区灌溉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原州区扬黄灌区处于扬黄扩灌工程的最末级,供水保证率低,调节能力差,虽有用水指标,但不能充分利用,近10万亩土地亟待开发、改造为滴灌高效节水灌溉。科学编制灌区总体规划,提高蓄水调节能力,全面发展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高效利用水资源,对于土地实现集约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和谐节水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Abstract: 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key of production, and base of ecology. Yuanzhou district Yanghuang irrigation area is at the last level of in Yanghuang irrigation project, so the reliability of water supply is low, and the regulating ability is poor. Although there are water indicators, the water cant be fully used. There is nearly 100000 mu of land to be developed and transformed into drip irrigation area.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 of irrigation area overall planning,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reservoir regulation, promoting drip irrigation and other efficien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land intensive managemen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and water saving society.   关键词: 扬水灌区;灌溉模式;实践   Key words: pumping irrigation area;irrigation mode;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V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2-0188-02   0 引言   原州区扬黄灌区处于扬黄扩灌区工程的最末级,供水保证率低,调水能力差,虽有用水指标,但不能充分利用,近10万亩土地亟待开发、改造为滴灌高效节水灌溉。科学编制灌区总体规划,提高蓄水调节能力,全面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对于土地实现集约化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扬水灌区灌溉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同类扬水灌区高效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1 灌区现状   原州区扬黄灌区南北长约10km,东西宽约10km。灌区覆盖3镇20个行政村,高程范围1448-1573m,多年平均降雨量320mm-4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2200mm-1800mm,为半干旱区。地势南高北低,地面平均坡度南北约1/230,东西约1/100,现有灌溉面积近10万亩,其中小畦灌溉5.2万亩,节水补灌面积4.5万亩,喷灌0.3万亩,滴灌1.0万亩,实际使用的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1.3万亩,年供水指标800万m3,年实际用水量1300万m3。   2008年以来,固扩十一泵站以后人畜饮水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南城拐子二级扬水节水补灌工程、鸦儿沟万亩马玲署繁育基地、生态移民设施农业供水等工程实施,相继建成20万m3调畜水池2座,10万m33座,5万m3及以下3座,增加调蓄能力80万m3。   2 灌溉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结合扬黄灌区特点和生产力状况,目前扬黄灌区采用的灌溉模式主要有:   2.1 小畦灌水技术模式   目前灌区主要推广采用的灌溉模式。以固海扬黄扩灌工程配套灌区为主体,包括部分机井灌区和水库灌区。主要水源是扬黄水,水库水和扬黄水掺灌,水库水和机井水,主要灌溉作物是大田农作物如玉米、葵花、枸杞等。   该模式的优点是: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农田设施;二是灌溉定额260 m3/亩,相对大水漫灌节水30%以上,属于常规性节水措施,能节约灌水量,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三是群众宜于接受,管理方便。   缺点是:一是灌水单元缩小,整畦时费工;二是泵站上水时间短、灌溉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