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性频率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抗病性系数在水稻品种抗瘟性评价中应用
抗性频率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抗病性系数在水稻品种抗瘟性评价中应用
摘要:用离体接种法检测20个品种对55个菌株的稻瘟病抗性,通过抗性频率、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抗病性系数探讨品种的抗稻瘟病性及品种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参试的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菌株的抗性总体表现不高,且具有差异,平均抗性频率为44.70%,范围从24.09%~66.45%,差距达2.76倍;抗性表现最好的是松粳10号,其抗性频率为66.45%。通过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品种组合与稻瘟病菌群体间的互作,结果表明,其中20个品种组合间两两搭配的联合致病性系数相对较高(最低0.40),联合抗病性系数相对较低(最高0.45),说明抗性水平一般。最后对品种组合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频率;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抗病性系数
中图分类号: S432.2+1;S435.111.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158-03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有性Magnaporthe oryzae,无性Pyricularia oryzae)引起的[1-2],是世界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传统水稻品种的抗病性研究主要是利用“代表性菌株”接种某一品种来进行评价。首先要研究当地生理小种的组成,主要采用中国鉴别品种方法鉴定生理小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3-6],但使用该方法鉴定出的同一生理小种还存在不同的致病类型[7],所以在进行品种抗性评价时,代表性菌株只能代表其本身,不能代表所属小种的致病力[8]。另外,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种质资源复杂,采用中国统一鉴别品种方法所鉴定的致病型菌株不能代表当地推广的品种主要致病型菌株,因此利用全国统一鉴别寄主来确定田间病菌的致病性类群不能从生产实际出发,鉴定结果对生产的指导意义不大[9]。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地区,水稻开发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品种资源相对匮乏,品种间抗病基因亲缘较近,使得一些抗性资源重复利用。因此,如何评价水稻品种的抗瘟性及合理地利用抗稻瘟病品种是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通过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稻瘟病菌来接种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的方法,利用寄主与病原间的生物关系(抗性频率、联合致病系数、联合抗病系数[10]),分析黑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稻瘟病表现,为抗稻瘟病品种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是在生产上应用面积在1万hm2以上的品种:松粳6号、五优稻1号、垦鉴稻6号、垦稻10号、绥粳4号、富士光、松粳8号、松粳9号、沙沙尼、松粳3号、松粳7号、合江19、松粳10号、垦稻9号、五优稻C、普粘7号、东农424、空育131、垦鉴稻7号、龙选9707。
参试菌株共55个(表1),2012年采集自黑龙江省19个县(市)的水稻穗颈瘟标样,经单孢子分离后保存备用。
1.2 试验方法
1.2.1 育苗 育苗土为黑土,精选水稻种子置于网袋内,于200 μL/mL 25%咪鲜胺乳油浸种80 h,不须用水清洗直接播种于育苗钵内,覆土,浇足水,用薄膜保湿2 d,移去保湿膜,待长至2叶1心期,施尿素1次,每钵1 g,待幼苗长至5叶1心时,离体接种。
1.2.2 产孢培养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参试菌株在马铃薯培养基上活化,待长出菌落后移至米糠培养基(30 g米糠,3 g酵母粉,18 g琼脂粉,1 000 mL水)上培养10 d,然后用无菌水洗去菌丝,于产孢培养箱内进行产孢培养2 d,再用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悬浮液冰浴待用。
1.2.3 接种 接种方法参照林代福等的离体接种法[9-10],略有改进。将浸过种的水稻种子种植在育秧钵内,每个育秧盘播20粒种子,播5钵。注意隔离,防止外来菌污染,待幼苗长至5叶1心时,离体接种。方法如下:选取嫩叶中部3 cm左右的叶片,用接种针刺破叶片表面,叶正面朝上摆在含 50 mg/kg 苯骈咪唑(保绿剂)+5 g/L琼脂的培养皿内,叶段按顺序摆好,4次重复,每皿4个叶段。用微量移液器取孢子悬浮液5 μL接种于针刺伤口处,置于26 ℃人工气候箱内培养,7 d后按国际水稻所设定标准[11]进行调查。
1.3 品种抗瘟性评价
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利用价值用抗性频率(resistance frequency,RF) 、联合抗病性系数(resistance association coefficients,RAC)和联合致病性系数(pathogenicity association coefficients,PAC)进行分析评价。相关公式如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学科建设的要素及原则.pdf VIP
- LEHY-Pro电梯维保初级讲师培训20210628.pptx VIP
-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及应用.pptx VIP
- 电商法律风险防范与规避培训.pptx VIP
- 中国中医药“十三五”规划教材 内经原文背诵.pdf VIP
-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B32/T 4788-2024).pdf VIP
- 迈瑞病人数据共享协议开发指南.pdf VIP
- 专题 10习作训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专项复习含答案.docx VIP
- T/CABCI 002-2018_全谷物焙烤食品.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