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钦定康济录》的救荒实务观念
摘 要:《钦定康济录》蕴涵丰富的荒政思想,不仅倡导积极的备荒、救荒思想,宣传推广行之有效的救荒实务,而且对某些错误的观念和方法进行批判和纠正。但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该书在认识问题上存在某些谬误和片面。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5-0138-03
关键词:《钦定康济录》;荒政思想;备荒;救荒
《钦定康济录》搜集了历史上各种赈救灾荒的措施,无论是对行之有效措施的肯定,还是对某些错误观点的纠正和批判,书中要求司牧者在灾荒面前要采取积极的赈救措施。
1 救荒贵速
书中指出,赈济灾荒的关键在于迅速、及时,就是在救荒中要戒除迟疑滞后的办事方法,快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灾民尽快地得到赈救。因此书中多次强调“良有司”应该“深明乎救灾拯患之不可少缓”[1]“饥民之待食,如烈火之焚身,救之者刻不可缓,即以一日试之,亦无不验”。明太祖命“先贷后闻”[1],四字之中,仁心仁政,悉包罗无遗矣,“救荒贵速而恶迟”[1]。为了充分说明救荒贵早的重要性,该书又于《摘要备观》中列举明代林希元的《荒政丛言疏》时,尤其提出“戒迟缓”一条,就是当“民迫饥寒,其命在于旦夕,官司若迟缓而不速为之计,彼待哺之民岂有及乎”,此时“救荒如救焚”,并列举了救荒中的反面事例,指出“救荒之弊,费多而无益,以救迟故也”[1]。因灾蠲免租税,固属“惠民之政”,“然亦贵及时。否则追呼早迫,杼轴已空。恩诏来自九重,而国课已纳于百室,此际上有隆恩,下无实惠,中间吏胥,有私饱其囊橐而已”[1]。
《康济录》之所以如此强调救荒要及时,主要是针对清代荒政的特点而言的。对于赈灾,从“报灾”“勘灾”“查赈”,再到“放赈”,在清代法律中有明确规定,每一个赈灾环节都有时间限制,涉事官员如未能按期办理,都将被追究责任并给以处罚[2]。但是,在赈灾的实际过程中,封建制度下的一些规定形同虚设。一方面,就办事官员而言,他们贪赃舞弊、结党营私、办事拖拉,赈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情况,是今人无法想象的。另一方面,就封建制度而言,本身就存在上下级的推诿、烦琐的办事手续和低下的办事效率等顽疾。正因为如此,该书强调“救荒贵速”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意义。
2 首重得人
《书》云:“建官惟贤,位事惟能。”[3]“时当歉岁,可弗以择贤任能为首务哉?”[4]因此,于赈灾救荒中组织一支得力的队伍,该书认为是救荒取得实效的关键问题。因“救荒无善政。使得人犹有不济,况不得人乎?”[4]如果赈救灾荒中,能任用贤能,可以使救荒活动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如宋理宗命故守臣赵与权仍知临安事,“民遂相戒勿死,良吏之有益于民生也如此”[4]。书中进一步强调说:“天下事未有不得人而能理者也,况歉岁哉?事起急迫,人非素练,老幼悲啼,妇女杂乱,厉之以严,则饿体难加扑责,待之以宽,则散漫莫肯循规,加之吏胥作弊,致使饿莩盈途。故不得人,其何以济?此历代圣君贤相,无不以得人为要也。”[4]因此,于救荒中择选人才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所任非其人,则即使是同一措施,施行起来也会百弊丛生。
既然办荒人才对救荒效果有重要影响,那么选择合格的办荒人才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该书认为对救荒人员的任用,要注意以下几项:其一,对在职官员要经过考察,注重取其之长处,“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才能委以赈灾重任,以保证救荒的客观效果。正如明代林希元的奏疏所言,“抚按监司,精择府县官之廉能者使主赈济。正印官如不堪用,可别择贤能佐贰,或无灾州县,廉能正印官用之。盖荒事处变,难以常拘也”[4]。这种以个人品德和实际能力作为择人标准的观念,打破了封建等级观念,确实非常可贵。其二,要注重办荒人员的德操。只有具有为天下百姓谋福的公心,才能真正使百姓得到??惠。因此,除在职人员之外,要多聘用一些地方士绅介入赈灾事务。书中引用元代张光大的言论,“择人委任,为第一要事。若委任得人,自然无弊。君子作事谋始,赈济之方,尤为当慎。若一概委用富豪之家,则富而好义者少,为富不仁者多,其害有甚于吏胥无藉之辈。今后莫若选择乡里有?酝?诚信,谨厚好义之人,或贤良缙绅,素行忠厚廉介之士,不拘富豪,但为众所敬而悦服者,许令乡民推举,使之掌管,庶几储积不虚,凶年饥岁,得以济民也”[4]。对于这些人的选聘,不能只看他们财富的多少,而同样应以品德能力为首要条件。该书对于张光大的这一主张,进行评论说,张光大“留心荒政真诚恺切,故所论悉皆出于肺腑,事事可法”[4]。这表明了《康济录》完全赞赏的态度。其三,破格优礼,就是对具有办荒才能的人破格重用。该书认为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只要能“勤敏自励”“实心任事”者,就应当“破格优礼”。书中引用明代钟化民赈救河南饥荒时的言论,“司厂不可用在官人。各地方保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