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载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载体

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载体   [内容摘要]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化常识主要包括作家、作品、文体、文论知识以及与文学有关联的史地方面的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等。这些文化常识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实际上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而社会价值观是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样,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化常识也就成了社会控制的载体。   [关 键 词] 高考;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社会价值观;载体。   [作者简介] 刘忠华,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语文教育、课程与教学社会学研究。      一、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化常识:社会选择的结果      高考语文试题中的文化常识主要包括作家、作品、文体、文论知识以及与文学有关联的史地方面的知识、传统文化知识(如传统礼貌称谓[1994]、对联)等。语文知识中的“文化常识”,也是历年高考语文的基础性试题。比较而言,高考初创与探索时期(1952-1965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文化常识以作家作品常识为主,文体知识(1956)和表达方式(1957)各考了一次。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13套高考语文试卷中,只有1953-1955连续三年集中考查了作家作品知识,1956和1957两年涉及了文体常识(作品属于什么体裁,1956)和表达方式(如“鲁迅在《药》里用什么方法描写夏瑜?”),其余几年都没有考文化常识。这种境况一直到恢复高考的前几年都没有得到改观。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才出现了“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一年的语文常识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汉字构字知识、工具书使用方法等。1984年又简化成作家作品常识和文体知识。以后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均有文化常识题,而且逐渐涉及到历史知识(1986)、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和对联(1987)、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传统礼貌称谓(1994)、古代人物称谓(1995)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值得注意的是,建国初期高考语文试卷(即1953-1955年三套试卷)中的作家作品知识试题,三卷共25道小题,其中1953、1954年各10道,1955年5道,赋分均占总分数的10%。这25道小题考查所涉及的作家,有虽遭放逐却九死而不悔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1次)①;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1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诗歌中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史”杜甫(2次);秉承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思想,践行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的、杜甫的有意识的继承者,也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2次);写出了一些反对民族压迫、要求统一祖国的诗歌的爱国诗人陆游及他同时代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各1次);写出了旨在供封建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之作《资治通鉴》的北宋史学家司马光(1次);创作了反映古代农民革命经典著作《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罗贯忠(1次);以及同时完成于1948年、反映土地改革运动优秀作品的现代名作家丁玲与周立波(各1次)、前苏联革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次)。   考查的作品,有表现劳动人民不平的呼声,讽刺盘踞高位却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诗经?硕鼠》(1次);被誉为“是一部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②的《史记》(1次);记述古代战争,分析其以弱胜强的原因乃“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与后发制人的指挥艺术的《左传?曹刿论战》(1次);表现不怕困难,积极改造世界这一主题的《愚公移山》(《列子?汤问》,1次);塑造了敢于反抗的古代农民革命英雄的经典著作《水浒传》(《大闹野猪林》,1次)等古代作品。现代作品有:以反封建主义为共同主题的鲁迅先生的作品《药》(2次)以及《祝福》《狂人日记》《孔乙己》(各1次);反映农民与地主斗争,歌颂共产党领导下农民战胜地主的作品《李有才板话》(赵树理,为作者,下同。1次);反映解放战争的《红旗》(刘白羽,1次);歌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农民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战胜封建势力,取得翻身解放的伟大胜利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分别是丁玲、周立波,各1次);反映新社会巨大变化,歌颂党、歌颂新中国的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老舍,1次),诗歌《幸福的国土》(艾青,1次),小说《一架弹花机》(马烽,1次);以及歌颂革命英雄主题的前苏联优秀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1次)等。   通过上面的分析与统计,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文学常识中涉及到的作家,古代以要求民族统一、希望社会进步的爱国主义作家和关注民生疾苦、批判封建社会现实及反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