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考试中易犯错误及对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考试中易犯错误及对策

文言文考试中易犯错误及对策   文言文测试中,考生容易发生的主要错误是:没有认真读懂材料就急于答题;正误辨析不清(找不到恰当的参照点);人物或事件之间的联系混淆;对重点考查的词句,“意会”了一大串,但就是“切”不到得分点上;不会从文体特点出发思考问题;等等。      文言文测试中,考生容易发生的主要错误是:没有认真读懂材料就急于答题;正误辨析不清(找不到恰当的参照点);人物或事件之间的联系混淆;对重点考查的词句,“意会”了一大串,但就是“切”不到得分点上;不会从文体特点出发思考问题;等等。    下面分别作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 没有认真读懂材料就急于答题   这是考试紧张心理和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造成的综合症。高考焦虑过高,面对试卷情绪失控,甚至发懵,此时阅读本来就艰涩难懂的文言文,确实难以准确流畅地接受试卷上的信息。结果,眼睛是把文章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大脑里对文章的内容却是模模糊糊的。在这种状态下再匆匆答题,其结果必然是费时又丢分。   怎么办?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平时复习备考时就要有意识学会调控情绪,学会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二是阅读材料时,利用好手上的笔,一边读一边做下面这些事:把人名画上横线,给主要人物的“行事”按顺序标上序号①②③④之类,对这些事所蕴涵的情和理写几个字的感想,其他人物与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在旁边写简短的提示语),以及给读第一遍还没弄明白的地方标出记号,等等。这样既能很快地因为做事而集中注意力到关键处,平息紧张情绪,又能切实提高阅读效率,保证获取信息的准确性,更便集中精力攻克难点。      二、 正误辨析不清   考试中只有辨清了正误,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辨不清正误就等于丢分。如2007年湖北卷第10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良久既霁,公于尘坌中得之(霁:明朗)B.数困棘闱,随例应里选(数:屡次) C. 劝学兴行,为多士式(式:榜样)D.当事以其能,晋秩佥事(以:凭借)”。   从题干可知,四个选项中,有三个解释正确,只有一项是错的。选哪一项呢?颇费斟酌。结合语境,把自己学习的积累作为参照,难点会集中在D项;给D项找到恰当的参照例子,如“廉颇者,……以勇气闻于诸侯”“帝以其能改过,宥之”“常以身翼蔽沛公”等几句中的“以”,加以比较,就会明白,题目中的“以”不能解释为“凭借”,只能解释为“认为”。“ 当事以其能,晋秩佥事”句中的主语是“当事”,“以”领起的行为都是主语发出的,如解释成“凭借”,语意、逻辑都不通。   复习备考,要在平时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规定篇目的背诵,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或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品味体悟中多记一些经典的例子,把这些例子当作“参照”,以备自己不时之用,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三、 人物、事件之间的联系混淆   这块的内容主要涉及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如2006年全国卷Ⅰ第10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 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查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C. 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 何远品行正派,不徇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B项中“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说法不妥,原文的意思是当时泉陵侯萧朗出任桂州刺史,一路上抢掠骚扰,但进入始兴境内,一草一木都不敢侵犯。这是答案项,就是把人和人之间的行事联系混淆了。设置的干扰,如不能排除,就会丢分。    如果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标出人物事件的①②③……顺序,然后根据题干所涉及的内容,找出叙述、分析、评价等与原文相对应的地方,一一加以比较辨析,不符的地方就会“原形毕露”了,正确答案就明确了。      四、 “切”不到得分点上   此点讲的是文言翻译题。恢复翻译这种考查形式以来,这个点成了难点,失分率较高。请看2007年湖北卷的翻译题及一些答案――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4分)(2)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2分)(3)公性孝友,为颍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4分)”   下面是一些考生对第(1)句的翻译:①门前种植一棵槐树,枝叶稀疏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