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降D大调练习曲作品分析与演奏几点事项.docVIP

李斯特降D大调练习曲作品分析与演奏几点事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斯特降D大调练习曲作品分析与演奏几点事项

李斯特降D大调练习曲作品分析与演奏几点事项   [关键词]作品分析 演奏事项      李斯特,十九世纪的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钢琴音乐在李斯特的作品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李斯特的钢琴作品的风格是和他的钢琴演奏的风格相一致的,热情、宏伟的气势而又具有富于诗意的描绘,扩展了钢琴音乐表现生活和大自然的可能。从他的音乐会练习曲之三的降D大调(俗称大海)中就能体会它的音乐充满着表达和描绘大海的意境,演奏者和听者仿佛身临其境。   降D大调大致分为四个段落。第一段(118)小节、第二段(1937)小节、第三段(3851)小节、第四段(5277)小节。整个乐曲的旋律都是围绕表现着大海瞬息万变的景象,音乐也随着海面的变化而转变、起伏和波荡。   开头两小节以十分连结且和谐而又微弱的音量开场。   谱例:      表达了一种渐渐惊慌、渐渐激动的心情,使听者的脑海中仿佛看见了黎明前丝丝荡漾的海面。似乎轻声细语地告诉全世界,太阳快要浮出海面了……左手琶音似的流动旋律使人浮想联翩,给予听者想要继续欣赏的欲望。   顺着左手琶音似的流动旋律把听者的情绪很快带入了主题旋律。   主题持续开头两小节的情绪,大致围绕在较弱的音量上下,左右手交替弹奏的旋律音清晰地拉出一条典雅、优美且轻盈的旋律线,而左手类似琶音的伴奏肢体,就好像是微微颤动的海面一样宁静、安详。   谱例:      紧接着,9、10小节拉出的低音旋律线与主旋律相互交织而引出的11小节,似乎悄悄地告诉我们:太阳慢慢露出了它的笑脸……   谱例:      可以看到,在主题部分李斯特大量运用了两手交织弹奏歌唱性的旋律声部、大量运用了大音程跳跃,这种手法在他的创作中常有出现,也是他的钢琴音乐的特点之一。在降D大调的其他段落也有同样手法的运用。例如:第二段(1920、2426)小节、第三段的开头四小节,还有第四段(5365)也有大量篇幅地运用。应该说两手交织弹奏旋律声部的手法是降D大调一大特点!   第二段(1936)是主题的发展和第一次的高潮。   描写手法类似与(910)小节的(1920)小节通过左右手交织的主旋律与左手深而长且有起伏的低音引出了渐快的、热情的21小节。   谱例:      听者仿佛感觉自己伫立在宁静的海边眺望大海的另一端,忽而,不知什么隐隐约约地进入了自己的视线……太阳徐徐上升,从远处渐渐清晰的看见一艘在海中颠簸着的小木船朝海边驶来,身材瘦小的船夫用两浆划着木船前进。21小节稍显自由且变化丰富的速度就形象地刻画了这样的场面。   紧接着,木船在辽阔而无边际的大海中显得越来越渺小,远处眺望,就好像是一小块破旧的小木板在海面上飘浮着,它的身影是显得那样的无助,忽而消失、忽而隐约可见。   演奏(23~24)小节时可在音量上选择渐弱的处理,特别是旋律音的渐弱描绘着小木船忽而消失、刹那间被卷入海浪中的情景;   谱例:      同样地,演奏(25~26)小节两手交织的旋律可运用渐强、并且加快速度来表现小木船乘风破浪后隐约可见身影的画面。   眺望大海,风越来越急、海水流动得越来越快,一浪紧接一浪,只听见海水翻滚的声音哗哗哗地响,音乐中洋溢着热情、充满了激动,强而有力的演奏,慢慢地达到乐曲的第一次高潮。眼看着小木船即将被淹没在汪洋大海……海浪出现减弱的兆头……五层、四层、三层……浪渐渐退去,大海渐渐恢复了黎明前的平静和安详,小木船辛免于难。这里李斯特运用有规则的六度小音符装饰音的下行,来刻画海浪层层迭起到海面趋于宁静的景象,非常深动、形象。   谱例:      包括后面的52小节也同样运用了六度小音符的技巧。   谱例:      从听觉来说,李斯特的这些创作手法为表现鲜明的黎明前、黎明时分的大海形象作了细致的勾烙。可以看出李斯特在力求通过音乐形象表达大自然和雕刻的形象,力求通过音乐表现手段表达具体的内容、思想。   ……第三段继续勾画着海面上的变化。   主题旋律在不同的调性和声上再一次运动着,大海经历了熊熊翻滚显得精疲力尽、乏而无力。小木船似乎见到了光明,乘着顺风停泊到海岸上。小调式的暗淡色彩逐渐变得明亮起来。左手的低音在往下流动、同时,右手的刮奏和弦在向上延升,相互辉映,左右手的音量在逐渐地增强,左右手的旋律音走得越来越远,仿佛是太阳离海平线的距离,渐渐地……越来越遥远。   谱例:      景象迷人,这时天空飞来了一群海鸥,似乎是被这景色吸引而来的。他们轻轻地拍打着翅膀自由自在地翱翔,一会儿飞向高处,一会儿飞向低处,忽而一股劲儿地笔直冲向云霄,忽而猛地倾斜身子低下头亲吻大海,像是想要表达自己对大海的依恋之情似的。谱例中的一段似乎就是描绘海鸥的。   谱例: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