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对第三磨牙影响.docVIP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对第三磨牙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对第三磨牙影响

正畸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对第三磨牙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青年正畸治疗患者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回顾68例伴随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安氏Ⅰ类青年正畸患者,分别设计不拔牙、拔除下颌第二双尖牙、拔除下颌第一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器,闭合曲法关闭拔牙间隙,应用曲面断层片分析三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倾角和萌出间隙的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非拔牙组治疗前后左右下颌第三磨牙倾角(RM3\LM3)、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RS\LS)、左右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和牙冠宽度比率(Rratio\Lratio)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RM3、LM3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RS、LS、Rratio、Lratio变化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拔牙矫治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拔除下颌第一磨牙较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产生更显著的下颌第三磨牙后间隙改变,但青年患者拔牙矫治对下颌第三磨牙倾角无明显影响。   [关健词]正畸;下颌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三磨牙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4-0481-04   下颌第三磨牙因阻生率高,诱发智齿冠周炎、第二磨牙龋坏和牙根吸收,食物滞留,或被认为加重牙弓中段和前段的拥挤,临床常预防性拔除下颌第三磨牙[1]。但是,第三磨牙的保留对修复、正畸、移植等能提供帮助[2],保存28颗牙的正畸设计理念和下颌第三磨牙竖直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3]。拔牙选择与正畸治疗悉悉相关,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就不拔牙或不同部位拔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或阻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4-8],无论拔除哪一颗前磨牙或磨牙,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均有所增加或伴随冠倾斜角改善。但比较青年患者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正畸治疗合并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患者68例(121颗牙),拍摄正畸治疗前后全口口腔曲面断层片。所有X线片的拍摄符合下列要求:治疗前X线片在正畸治疗前1个月内拍摄,治疗后X线片在拆除矫治器1周内拍摄,所有X线片均由同一名专业技师在同一台机器(KODAK8000C,美国)上按同一标准拍摄。病例纳入标准:①正畸治疗的患者为青年,生长发育高峰已过,年龄16~20岁;②下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已完全萌出并建 ,曲面断层片显示下颌第三磨牙牙冠发育完成,无畸形,牙根未完全发育完成,未萌出,有阻生倾向,并排除下颌第三磨牙颊舌向萌出和牙冠大部分或全部位于下颌升支内者;③安氏I类错牙合畸形,轻度或中度拥挤;④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拔牙病例设计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或第一磨牙,下颌选择弱支抗或中度支抗。不拔牙病例设计非推磨牙向后模式排齐牙列。所有病例的下颌第二磨牙均纳入矫正系统,所有病例均由笔者完成。   68例患者按拔牙设计分成3组。非拔牙组(A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平均年龄17.6岁,矫治时间(1.65±0.42)年;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组(B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18.3岁,矫治时间(1.84±0.32)年;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组(C组)21例(男9例,女12例),平均年龄18.2岁;矫治时间(2.23±0.32)年。   1.2 方法:全口曲面断层片的定点测量参考文献[7]。使用WinCeph8.0软件进行测量分析。标识线的设定(如图1):①下颌平面((mandible line, ML):下颌体部和下颌角部最低点的连线;②下颌升支前缘(ramus line,RL):下颌第三磨牙区升支前缘的切线;③磨牙长轴(Axis):磨牙牙冠近远中向中点与根尖(单根)或根分叉(双根)的连线。   评价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的测量指标有:①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向倾斜角(right/left third molar angle,RM3,LM3):下颌第三磨牙牙轴与下颌平面的近中向交角;②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向倾斜角(right/left second molarangle,RM2,LM2);③牙冠近远中宽度(right/ left crownwidth,RC,LC):下颌第三磨牙牙冠近中边缘至远中边缘的最大距离;④萌出间隙(erup tion space,S):过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接触点作下颌下缘的平行线,交升支前缘的交点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接触点的距离;⑤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及牙冠宽度的比值(Rratio,Lratio)。各项测量指标均由同一位研究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