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洪生固本清源思想在肺癌治疗中应用
林洪生固本清源思想在肺癌治疗中应用
关键词:名医经验;林洪生;固本清源;肺癌;中医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10.025
中图分类号:R2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10-0107-03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特点,肺癌可归属中医学“肺积”“息贲”“咳嗽”等范畴。临床上,中医在配合现代医学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独特优势[1]。
林洪生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长期从事肿瘤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基础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在“扶正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提出了“固本清源”的治疗新理念,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笔者在跟师期间略有感悟,今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对病机的认识
林师认为,肺癌的发病以正虚为本,痰、瘀、热、毒为标,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即在人体正虚状态下,“痰、瘀、热、毒”结聚于肺,发为肺癌[2]。其病位在肺,常累及脾肾两脏。
1.1 正虚
《素问?刺法论篇》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篇》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正气与邪气的强弱变化决定着人体是否发病及发病后的变化转归。正气不足于内,遇有外邪充盛于外,正不胜邪,则癌瘤滋生,结于肺金,发为肺癌;既病之后,耗气伤血,进一步损伤人体正气,虚者更虚。临床上,肺癌患者多见以气虚为主的兼证[3]。肺主气,为气之主;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癌常见肺脾两脏之气虚。又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外邪袭肺,每伤肺阴,金水相生,肺阴亏虚日久,肾阴亦渐不足。故肺癌之阴虚每见于肺肾两脏。气阴两虚为肺癌的主要病机,并贯穿于发病及传变的始终。
1.2 痰
《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若先天不足或后天调摄失度,致肺脾气虚者,则水液精气不能布散,停聚而成痰饮,留聚于肺,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又气能行津,若长期情志不遂,气机郁滞,不能行津,津聚亦可生痰。此外,肺癌患者多有吸烟史,烟毒熏灼肺津亦可生痰。痰浊停聚于肺,与其他病理产物(瘀、热、毒)相结,则发为肺癌。
1.3 瘀
肺主治节,助心行血。肺气虚,不能正常治节、助心行血,则血行缓,日久成瘀。若长期情志不遂,气机郁滞,不能行血,日久必致气滞血瘀。及痰浊停聚于肺,经络不利,亦可致血行不畅,渐成痰瘀互结之证,而发肺癌。
1.4 热
气郁、痰浊、瘀血郁于肺部,日久皆可生热化火,炼液为痰,灼血成瘀;一旦形成恶性循环,痰瘀与火热之邪结聚,停着于肺,久则发为肺癌。
1.5 毒
中医学所谓“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是指一切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狭义的毒则是指能导致癌变的物理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包括X线、γ射线、紫外线、热辐射、核辐射等,化学因素包括砷、苯、亚硝酸盐等。按其阴阳属性,又可分为炎热之毒与阴寒之毒[4]。《中藏经》提出:“凡痈疽疮肿之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炎热之毒壅阻于肺络,灼血成瘀,灼津成痰,痰瘀热毒壅塞日久,结聚成?Y积,则发为肺癌;阴寒之毒壅塞于经络,血得寒则凝,津液遇寒则停聚为痰湿,痰瘀寒毒结聚于肺,日久亦可发为肺癌。
2 “固本清源”学术思想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曾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茂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即若要树木生长,就要稳固其根部;要泉水流得远,必疏通其源泉。此为“固本”“清源”之由来,林师将其内涵加以引申,并与中医学“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等理论相结合,在继承前人“扶正固本”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提出“固本清源”的治疗新理念,并将之运用于包括肺癌在内的各种肿瘤的治疗。
林师认为,肺癌的发生,责之于脏腑失调,精气亏虚,痰、瘀、热、毒结聚于肺,治疗上应扶正与祛邪兼施。通过扶正,固护人体正气根本,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使人体内环境不适于肿瘤的发生、生长与转移,此即所谓“固本”;通过祛邪,清除体内痰、瘀、毒热之邪,消除已然发生之?Y瘕痞块,使其“邪去则正安”,即所谓“清源”。固本清源是通过扶正与祛邪而实现,但又不等同简单的“补法”加祛邪。“固本”的本质在于固护人体正气,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为根本目的,因此,“补之”“调之”“和之”“益之”等都属“固本”范畴。总之,“固本清源”是指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一方面要固护机体“正气”,提高患者的防病抗病能力;另一方面祛除肿瘤发生发展的致病因素,从源头上控制形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