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元任音乐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赵元任音乐思想

浅析赵元任音乐思想   摘要:赵元任是我国“五四”时期重要的作曲家,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他一共写了近百首独唱歌曲,一首合唱歌曲和一些钢琴小品,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作曲家创作题材广泛的特点。在创作手法上,赵元任反对当时大多数作曲家全盘西化的观点,主张把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促进中国音乐的发展。这对当时的文化界、音乐界有很大的影响,对现在的音乐创作也仍然有很多的启示。   关键词:赵元任;音乐创作;民族音乐;音乐思想      中国的音乐教育自20世纪初,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由传统的口授心传方式向规模化的学校教育过度。从1902年后不断有人到日本或欧洲学习音乐,其中有萧友梅、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斋等,随着学堂乐歌的发展,他们把西方音乐教育体制应用到中国学校教育中,也把西方作曲技法、音乐理论知识、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术带回中国,并陆续出版了唱歌教材,其中大多数都附有简单的五线谱、简谱识谱知识及简单的音乐理论知识,并且对西洋乐器风琴、钢琴等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做了介绍,为推行学校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这其中涌现了一批留学归国人员,他们把西方的教育体制和音乐理论知识介绍到中国,并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中西方音乐文化做了全面的融合。   但是,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者大多主张“以西为师”,走“西化”的道路,对民族音乐持否定态度。而赵元任却熟悉和喜爱中国传统音乐,他强调借用西方作曲技术来提高和改进民族音乐,他的创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1910年秋作为清华公费生留学美国,先后在康奈??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后在清华学校任教。1921年再次赴美,在哈佛大学教哲学、汉语,之后回到清华任教。1938年以后定居美国,从事语言学的研究和教学。赵元任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对音乐也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和创作才能。在“五四”运动以前,他便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音乐创作,一共写了一百多首歌曲,一首大型合唱曲和一些器乐小品。赵元任最早的音乐作品,是1914年5月为中国传统曲《花八板与湘江浪》所编的一首风琴曲。???后,在20世纪20年代初,连续写作了《和平进行曲》、《偶成》、《小朋友进行曲》等钢琴短曲;为《湘江浪》、《望郎归》等十多首中国民歌和昆曲《朝元歌》等编配了钢琴伴奏。之后的创作以歌曲为主,并且多为歌曲编配了伴奏谱。   赵元任是我国第一个深入民间采风,用民间音乐作素材进行创作的作曲家。因此,他在音乐创作上能够比别的音乐家更多、更深地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能够在民族风格上有所探求,能够以大胆创新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创作。他到过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收集了许多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中国民歌,融入他的作品中。同时,赵元任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把中国民族语言和民族音乐与中国社会更深层次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创作中体现出一种音乐语言、民族精神和西方作曲技法的高度融合,他的作品对当时的进步音乐活动有较大影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他把自己的创作理念加以了概括和总结。他在《新歌诗集》的“自序”中,曾提出相当精妙的见解,在谈到国乐和西乐时,列举了自己观察到的中国音乐的一些具体特征,用来说明任何一个民族的音乐,除了存在与世界音乐相同的一些特点外,必然有他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值得加以保存与发展的。在该文中的第四段“本集的音乐”中,他又进一步地提出了创造具有民族风味的音乐的具体建议。因而,赵元任的创作思想主要体现在创作题材的广泛性和创作手法的科学性方面。   赵元任的歌曲创作题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劳动人民现实生活的题材;二是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题材;三是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题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当时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焦点,但是集中出现在一个作曲家的创作中的是难能可贵。   首先,赵元任出生於世家,是宋太祖赵匡胤 (927~976) 的三十一世孙,清代乾嘉?r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同时也是诗论家赵冀(1727-1814)先生六世孙,父亲赵衡年是清朝举人,母亲冯氏是才女,不但写得一手好字,还能写诗、填词,能唱昆曲,还能吹笛子。赵元任从小受到母亲的教育和影响,文学、诗歌和音乐方面都造诣颇深。   但是,赵元任的创作题材却突破了出身界限,创作了一批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这是因为赵元任作为一名语言学家,长期深人城乡进行语言研究和民歌采风,了解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因此,在他的创作中把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现实和思想要求放到了一定的高度。像《卖布谣》、《织布》等都是反映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下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在《劳动歌》中又进一步提出劳动人民应享有生活、教育、休息的合法权利。这些题材内容在当时的音乐创作中是少见的,透露出作者对劳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