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柿药学研究概况
柿药学研究概况
【摘要】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柿的资源状况、药用历史、食用价值、质量标准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柿;药学;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6-0040-04
Abstract:
Keywords:
柿Diospyros kaki Tunb.原产于我国,是著名的“铁杆庄稼”,栽培历史长达3000多年。分布十分广泛,是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的食用品种。柿因其独特的风味,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笔者对有关柿的资源状况、药用历史、食用价值、质量标准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旨在为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柿叶资源、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柿叶医药保健品提供参考。
1资源状况
全世界柿树有6属450余种,其中我国有2属50多种。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柿树生产国,目前栽培面积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栽培的柿子品种多达800种以上,是我国五大水果(葡萄、柑桔、香蕉、苹果、柿子)之一。我国以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5省栽培最多,产量占全国的70%~80%。其中,柿果、柿蒂、柿霜、柿漆、柿饼、柿花、柿叶、柿皮、柿木皮及柿根均可作为药用。
2药用历史
柿子有清热、润肺、止渴作用;柿蒂已载入中国药典,其性苦、涩、平,归胃经,具有降逆止呕之功效,临床上多用于呃逆症状,代表方剂主要有:柿钱散治呢逆(《洁古家珍》)、柿蒂散治血淋(《奇效良方》)、柿蒂汤治胸满咳逆不止(《济生方》)和丁香柿蒂汤治咳逆(《妇人良方》)等。柿叶入药最早见于明《滇南本草第一卷》“柿花”项下,曰:“经霜叶敷臃疮。”《本草再新》中记载柿叶“味苦,性寒,无毒,专入肺经,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分类草药性》亦记载柿叶可“治咳嗽气喘,消肺气胀。”《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版》收载中药柿叶,其性味“苦、酸、涩、凉”,功能与主治为:“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活血化癖,降血压,用于咳喘,肺气肿,各种内出血,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冠心病。”
3食用价值
柿叶资源丰富,入药方便,疗效确切,是古代民间常用的药材。目前以柿叶为原料的中药制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由柿叶单味药材提取物制成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脑心清片”和“脑心清胶囊”和以柿叶为主药的中药复方制剂脑心宁胶囊,作为新型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用药已应用多年,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另外,柿叶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可制成各种饮料和食品,如柿叶茶、柿叶保健茶、柿叶奶茶、柿叶饮料、柿叶晶等功能保健食品,在我国和东亚各国颇受欢迎。
柿子的加工在我国有近千年的历史,主要是制成柿饼,但随着人们对柿子中各种成分和药用价值的进一步了解,以及科技水平和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除柿饼外,柿子加工品还有柿子果酒、柿子醋、柿子汁饮料、柿子糕、柿子脯、柿子果冻、柿子果酱、柿子果丹皮、柿子面、柿干等。
4质量标准研究
4.1性状鉴别完整柿叶叶片呈椭圆形或宽卵形,灰绿色或黄棕色,长5~17cm,宽3~9cm,表面略有光泽,叶脉在上表面凹下,下表面凸起,叶柄长8~20mm。
4.2定性鉴别周江煜等建立了柿叶中熊果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4∶[KG-*2]2∶[KG-*2]1)为展开剂,展开,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置110℃烘箱内烘约8min,在可见光下观察,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相同位置上均显紫红色斑点,阴性对照液无相应斑点。对柿叶粉末乙醇提取物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在218nm、370nm、412nm处有较大吸收峰。
4.3含量测定总黄酮含量测定方面,李志平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优化条件下的总黄酮含量,其中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微波辅助法提取柿叶黄酮的最佳条件,并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对柿叶黄酮的静态吸附效果,并确定了以70%乙醇进行洗脱可获得最高解吸率。岳红等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柿叶总黄酮,对条件进行了优化。晏亦林等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选,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为指标来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乙醇用量对柿叶总黄酮的提取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条件为70%乙醇提取3次,溶剂用量为8、 8、6倍,提取时间为2、1、1小时。石锦芹等以浸提温度、乙醇浓度和固液比为考察因素,对柿叶总黄酮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用15倍50%乙醇为溶剂,在75℃下提取3h效率最佳。贝伟剑等采用对大孔树脂对柿叶黄酮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聚酰胺和AB-8树脂效果较好。上述研究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甄汉深等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柿叶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了含量测定, 为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