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慎到哲学思想
浅论慎到哲学思想
摘 要:慎到是由道家转向刑名法家的关键人物,是战国时期思想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本体,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主张“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济”。虽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却自成一家,他的思想现实、平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慎到;自然;道;自为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7-0021-02
慎子名到,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因为年代久远,关于慎到事迹的资料很少,我们只能从零星的资料中大致了解其生平,以求窥见全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曰:“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可知田骈、慎到等人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著书立说以干人主之意。
关于慎到的著作,《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曰:“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仁。皆学黄老无为之术,因发明序其旨意,故慎到著十二论。”《汉书?艺文志》曰:“慎子四十二篇,先申韩,申韩称之。”《隋书?经籍志》曰:“《慎子》十卷,慎到撰,滕辅注。”刘向校《慎子》十卷,滕辅作注已分为十卷。《宋史?艺文志》:“慎子一卷,慎到撰”。郑樵《通志》曰:“慎子一卷,战国处士慎到撰,旧有十卷,今亡其九卷三十七篇。”(《通志?艺文略》)可见到了南宋,《慎子》一书已亡失大半,实在令人可惜。唐官修《群书治要》录《慎子》七篇,清钱熙祚重新校辑,收入《守山阁从书》。目前钱本最为通行,为学术界所公认。此外,明人慎懋赏撰《慎子传》及《慎子内外篇》,流行一时,后为罗根泽等考证其为伪书,价值不大。
慎到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慎子》及《庄子?天下篇》中。司马迁说慎子等七十六人“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可见他们不仅提出一些具体的治国方略以供人主选择,还要证明这些方略的可行性,且慎到学“黄老道德之学”,必然会把老子的“道”作为最高原理加以考察论证。
《庄子?天下篇》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辨之。”慎到认为天能覆盖万物而不能承载万物,地能承载万物而不能覆盖万物,天只不过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不是上天有意识有目的安排,天不过是覆盖万物而已。商周以来官方哲学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上天支持为人民所归附的有德之人,所以统治者要做到“以德配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儒家也把天当作是一种能赏善罚恶的客观精神,一种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墨家从经验主义出发,反对天命,却代之以“天志”“命鬼”。孟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尽性”、“知性”以达到知天命,他们都没有正确的理解天人关系。慎到把天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否认具有客观精神属性的天,具有进步意义。
而道则不同,其大无外,无所不包。“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辨之。”道包容万物,并不是万物的简单堆积。慎到没有将感性世界所存在的具体事物作为世界的本源,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客观实在,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万物统一于道,道不过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终归于虚无的本体,道只不过是绝对的精神本体,可见老子的“道”具有二重性,慎到把老子的“道之为物”“有物混成”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天下篇》曰:慎子“齐万物以为首。”齐万物的方法就是“知万物皆有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全,道则无疑者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说,慎到“所谓“齐”,不是机械的齐,而是“斩而齐”(荀子荣辱篇,“斩”读如“■”,“■”,互不齐也)之“齐”,也即是“差差然而齐”(同上正名),(《荀子?荣辱篇》)故曰“维齐非齐”(同上王制)。”(《中国思想通史》)齐并不是绝对的等同,而是在承认不整齐的基础上的齐同,也就是承认万物各有不同的价值内容,万物的大小、善恶、美丑等差别在其价值存在上是平等的。对于道来说,万物的存在具有平等的发言权。
慎到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而且将自然界与自然规律加以区别,主张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他说人的手脚耳眼发挥作用如同鸟飞鱼游一样,是一种是“应机而动”的自然本能,如果刻意思考,则会疲惫不堪。所以说“任自然者久,得其常者济。”(《慎子?佚文》)只有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才能长久不衰,只有认识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才能取得成功。慎到受到老子“道法自然”思想的影响,主张遵循自然界的基本法则,但慎到并没有由此否认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走向自然名定论。他说:“天有明,不忧人之暗也;地有财,不忧人之贫也;圣人有德,不忧人之危也。天虽不忧人之暗,辟户牖必取己明焉,则天无事也;地虽不忧人之贫,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则地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