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成汉后期侨旧斗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成汉后期侨旧斗争

浅论成汉后期侨旧斗争   摘 要:两晋之际海内分裂,割据并起,略阳李氏于成都建立成汉政权。而其所导致的六郡豪酋与巴蜀大姓之间的斗争,贯穿成汉始终。成汉后期,是否归晋称藩成为二者争论的焦点。侨旧双方因经济矛盾与政见不同而相互倾轧,对成汉后期政治影响颇大,成汉败亡亦与此有关。   关键词:成汉 侨旧斗争 原因 影响   一、成汉政权的建立及发展   成汉政权是李氏领导的秦雍六郡流民,以成都为中心建立的割据政权。西晋元康年间,齐万年扰乱关西,又逢连年天灾,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阴平六郡百姓流移南下就食。十余万口流民在秦雍六郡大姓的带领下涌入蜀地,破坏了蜀地原有秩序,成都?仁饭㈦?曾上言曰:“流人刚剽而蜀人懦弱,客主不能相制,必为乱阶”[1]。流民先依附于益州刺史赵?Q专为寇盗,与其决裂后阴有“雄据巴蜀之意”,李特等人遂以绵竹为据,招合人众。永宁元年(301)流民击败赵?Q,大掠成都而还。晋又以罗尚为平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益州刺史,领兵对抗流人。然颓势已不可挽回,永兴元年(304)罗尚败退江阳。是年,李雄称王,光熙元年(306)称帝,建立大成。   成汉建立之初,是以六郡人士为主体的政权,任乃强先生评价说:“李雄即帝位后,专任其从父兄弟、子?┘捌葑濉V罾钣肼蕖⑷巍㈥美畹燃易ㄕ?侈泰”[2]。李氏宗室多领兵屯驻在外,镇国卫上;任、阎等六郡大姓多为成汉高官显贵,把控朝政。李雄亦擢用一些巴蜀大姓代表,如范长生、李钊等。但所谓“主客难久,嫌隙易构”,侨旧双方并不能真正妥协。李雄此举,实质是利用蜀士声望安抚、招徕蜀人,以巩固政权。史书中并未见成汉前期巴蜀大姓参与重大军政活动的记载,李雄给予他们的仅为荣誉性质的尊崇。迨李寿举兵政变,巴蜀大姓成为支持李寿的力量,作为回报,李寿自然厚待其人。而成汉宗室内耗导致的人才缺失及李寿对李雄旧臣的猜忌,也为蜀士地位上升提供了条件。史称:“于是成都诸李子弟,无复秉兵马形势者,雄?r旧臣及六郡人,皆斥废也。”[3]巴蜀大姓以此为契机迅速进入成汉政权中枢,实力足以与六郡人士相抗,与成汉前期仅作为政治陪衬的情况大不相同。此即成汉后期侨旧之争的背景。   二、成汉后期的侨旧斗争   李寿、李势统事的成汉后期,成汉政权虽已转变为侨旧联合执政的政权,然而双方嫌隙甚深,所持政见多有不同,斗争未曾停歇。咸康五年(339),李寿本许将牛?@以东土断与侨人后裔李闳,然而“执政者以为不可,乃止。复不益兵,故覆没。闳弟艳以是怨故,与朝右有隙。”[3]任乃强指出,此处“朝右”与“执政者”,皆应指成汉朝中蜀士代表,此文实志两派大臣暗斗之形势。[3]任先生此言确有道理,由“朝右”与李闳等人的对立,可知其应指与六郡之人有各种矛盾分歧的巴蜀缙绅。若将牛?@以东地区断予侨人,不仅巴蜀大姓自身利益会遭到损害,亦会增强侨人集团实力,蜀士必然反对。然此事仅为成汉后期侨旧相争的一个小方面,侨旧间最大的分歧在于是否要举蜀为晋,去帝称臣。   咸康四年(338)李寿欲杀李期自立,便“因与长史略阳罗恒、巴西解思明共谋据成都为晋,称藩”[3]。巴蜀人士素有归晋之心,《资治通鉴》载:“巴、蜀之民本皆晋臣,节下若能发兵西取成都,称藩于晋,谁不争为节下奋臂前驱者!”[5]李寿便利用巴蜀大姓此种心理,借口称藩取得其支持。成事后,巴蜀大姓迫切要求李寿兑现当日承诺,便频繁上书劝其归晋。仅咸康四年、五年,《华阳国志》就记载了四次蜀士劝谏李寿归附晋室的事迹。而侨人首领却坚决反对此提议,双方冲突不断。   《华阳国志》所载蜀人第一次劝谏在咸康四年四月。此时李寿方定成都,解思明等蜀士代表便劝其称臣,“恒与思明及李奕、王利等劝寿称镇西将军、益州牧、成都王”[3]。而六郡大姓核心人物天水任调、扶风李艳并劝李寿自立。《晋书?李寿载记》载:“寿命筮之,占者曰:‘可数年天子。’调喜曰:‘一日尚为足,而况数年乎!’……寿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任侯之言,策之上也。’遂于咸康四年僭即伪位”[4]。李寿虽与蜀士合作,其本质仍为流民集团首领,以巫蛊卜筮作为托词进而称帝,可见其自立之心坚决。第二次劝谏在同年八月,巴西龚壮上书曰:“愚谓宜遵前盟誓,结援吴会,以亲天子”[3]。李寿览书不悦,然而碍于自己背誓在先,便将只此书秘藏不发。龚壮苦谏不果,咸康五年春,蜀士便第三次劝谏李寿,“是时寿疾病。恒、思明等复议奉晋计。”[3]李寿又以附晋会招来兵戈为由,将此计搁置。同年秋,广汉李演上书“劝寿归正返本,释帝称王”[3],此为蜀士第四次劝李寿称藩,而李寿终于大怒,杀李演以儆效尤。   侨旧围绕自立、称藩的斗争还表现为以李寿为首的侨人欲攻晋,巴蜀大姓则极力阻止此事。咸康六年(340)石虎联合李寿攻晋,《晋书?李寿载记》载:“寿大悦,乃修船舰,严兵缮甲,吏卒皆备糇粮。”[4]并下伐晋诏云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