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毗卢洞柳本尊十炼图体现艺术美
浅议毗卢洞柳本尊十炼图体现艺术美
提 要:毗卢洞是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十炼图”的艺术美体现在整体气势、主次对比、形与神的兼顾、动静结合、世俗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优美和崇高的体验、形式感的体验、象征与其形象的协调的体验等方面。
关键词:“柳本尊十炼图”,艺术美,形神兼备,崇高、形式感体验
毗卢洞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城东南, 195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柳本尊十炼图窟”是在毗卢洞龛窟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窟。柳本尊十炼图,是四川密宗第五代祖师柳本尊的修行图,被视为“四川地方性的川密”[1](p57)。柳本尊十炼窟建于北宋,十炼图以主尊大日如来为中心分为上下两层,依次排列。“十炼”指的是“炼指图、立雪图、炼踝图、剜眼图、割耳图、炼心图、炼顶图、舍臂图、炼阴图、炼膝图”[2](p19-23),每一“炼”图都有佛或是菩萨在旁作证,另有文字说明。整个龛窟繁芜而不失整体,既体现了佛家思想的广博气度,又不失为一座艺术的宝库。
艺术很早就用来为宗教服务;反过来,佛家在利用艺术为其服务时,也会考虑如何利用艺术,正如王海林先生所说“佛家对艺术创造及鉴赏的审美法则是勤于思索,热心探求的”。对于“美的法则”,西方传统美学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范畴,诸如美、美感、和谐、丑、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美育等。[3](p8)本文正是以西方对“美”的认识来对“十炼窟”进行初步分析。
一、整体的气势之美
“十炼图”龛窟高约6.6米,宽约14米,窟内造像分为上、中、下三层。以毗卢佛为中心(如图一),“上、中二层左右各刻柳本尊五炼图”[4],每图上方有为其修炼作见证的佛、菩萨图,每图下方均刻有颂文;下层内容较复杂,有穿戴民间服饰的男女人像、弟子、官吏和武士等。“龛窟左右为护法金刚”[4]。金刚精神抖擞,气宇非凡。整个造像内容繁复但不冗杂,表现内容丰富但不紊乱,造像落落大方,整体气势恢宏。
二、造像布局的主次对比之美
在“十炼图”中,主像居中,高大威武,两侧上下为修炼图,每一修炼图旁有佛或者菩萨作证图,另有题刻,造像大小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如图二)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主像大日如来莲台坐下的两力士为半身像,两个半身力士造像虽为半身造型,但是其勇猛之气丝毫未减,反而因其造型更加突出了两力士的豪气。此外还有几尊俗装打扮造像也为半身像。“十炼图”的构图,其半身的造像为整个龛窟的重心增添了力量,而且在整幅造像上增添了生动性。
三、形与神的兼顾
“主尊大日如来,全高4.5米,身高3米,结跏趺坐于金刚力士莲花座上,头戴镂空雕花宝冠,螺髻外露,身着袒胸袈裟,双手于胸前作智拳印,面目丰满圆润,慈目善眉,大有佛祖风度。”[1](p58)形象与神态达到高度统一,使人感觉仿佛游走于佛的世界。十炼图的第四炼为“剜眼”,“本尊结跏趺坐,头略向左,右手持戒刀剜右眼,左手托方巾作接眼状,右手下方有一捧长方盘的小吏仰脸望。柳氏剜眼神态安详,小吏目视神态惶恐,对比十分强烈。”[1](p5-59)其为人民祈福的功德之心,表露无遗。另外的八炼亦是形神兼备,尤其是“炼膝图”,“柳氏结跏趺坐,左臂已缺,右手施无畏印,双膝盖裸露处呈现一朵火焰,以示炼膝。”[2](p23)其造像救众生于苦难之中的大无私之情溢于言表,使参拜的信仰者感受到了佛国的力量,对人们的心灵起到了抚慰净化的作用。(图三)
四、造像的动静结合美
从整体来看,整个造像背景的静与丰富造像的动相对比;主像的静和十炼图的动相结合。从细处看,作证的佛与菩萨的静与每一炼图的动相结合;主像的静与抬其台座的力士相结合;主佛与侧壁站立的力士相结合。一动一静,亦动亦静,给整幅造像带来了妙不可言的境界。
五、世俗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美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5]。造像是一定现实生活的写照,其衣着、首饰、身体比例无不透露出世俗的气息,显示出浓厚的世俗美。不过也需指出,“这些造像既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象, 又显示出一种至高无上的肃穆与庄严, 让人肃然起敬。它既具有强烈的生命感, 又体现出浓厚的生命哲学意味。它处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让我们既有亲切感,却又奉若神明。”[6]
六、优美和崇高的体验
美学上认为,人类美感经验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是随着人类审美活动的方式而发生的,而审美活动方式的变化包括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审美主体内在的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审美主体与表现符号的关系等。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由于各自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关系。“如果一个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和谐地、顺畅的,那么所获得的美感经验就是优美的;如果这个 关系是不和谐的,是冲突的,甚至相互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读后续写+小猫Phin+的生命转机+导学案+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英语试题.docx
- 《普通动物学》全套教学课件.pdf
- 公司薪酬改革方案.ppt VIP
- 某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说明书45页.doc VIP
- MOONS鸣志SR3-Mini步进电机驱动器用户手册.pdf VIP
- 2025山西地质集团秋季校园招聘6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年北欧神话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新版)二级造价工程师《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水利工程)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学前教育考研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