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concrete译名及造字问题
浅谈concrete译名及造字问题
摘要:当提到concrete这一术语时,“混凝土”和“砼”并用的情况经常出现,这极易引起误解。20世纪50年代,?<以炝恕啊薄绊拧弊魑?concrete的中文译名,希望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替代“混凝土”。此后,“砼”字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取得合法身份,成为规范用字。目前,“混凝土”的使用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没有为“砼”所取代的趋势。
关键词:砼,混凝土,规范
中图分类号:TU754;N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1.014
Abstract:When referring to the term“concrete”, the use of “hunningtu(混凝土)” and “tong(砼)”often occurs in the same paragraph. In fact, the gradual acquisition of the legal status of “tong(砼)” and existing as a standard word, have experienced decad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1950s, experts made “tong(砼)”,meaning “hunningtu(混凝土)”,in the hope to replace “hunningtu(混凝土)”in long term use. Since then, “tong(砼)” has gradually gained legal status, become a standard word. However, the use of “hunningtu(混凝土)”still occupies an absolutely dominant position, and there is no trend of replaced by“tong(砼)”.
Keywords:tong(砼), hunningtu(混凝土), standard
在提到concrete一词时,“混凝土”和“砼”并用的情况经常出现,如“中建西部建设西南公司继前年底成为生产混凝土废水零排放的企业后,去年以来又采取十分得力措施有效解决了蓉城10家搅拌站在砼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污染”①。这样的表述,对于不了解该行业的人来说,是很容易产生误解的,“混凝土”和“砼”是不是同一种东西?实际上“混凝土”和“砼”是同义词。“砼”逐渐取得合法身份,成为规范用字,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
一 concrete译名“”“砼”的出现
谈到“砼”这个字,就不得不从《结构工程名词》(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商务印书馆,1954)说起。1950年,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下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文学艺术及时事五个组来开展规范和统一学术名词的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自然科学名词工作,其中包括《结构工程名词》。从名词序例中能了解到,《结构工程名词》是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参照各有关文教机关及生产部门的建议,聘请茅以升、金涛、蔡方荫、涂允政、嵇铨、吴柳生、顾懋勋、罗英、陆尔康、刘恢先等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所拟订的。该小组从1951年6月开始工作,以国立编译馆“土木工程名词结构学部门二审本”为底稿进行审查。在开始工作的时候,专家们以为只要将这“二审本”核对一遍即可;但进行不久即发现其中问题甚多,并非枝节从事所能解决,于是按照统一化和系统化的要求,先订出一系列原则,然后根据原则逐条研究,从头做起。结果这部“二审本”就几乎完全变了样,审核名词也变成了制订名词。专家们每周开会一天,至1952年10月审查完毕后,涂允政、茅以升、蔡方荫负责整理。此后,还广泛征求意见并整理修改。从《结构工程名词》的制订可以看出,专家们对这项工作是十分审慎的,名词的制订经过了反复商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拟订结构工程名词草案时,审查小组为concrete一词造了新字“砼”;但经制订原则、综合考虑、逐条研究后,在正式出版的《结构工程名词》中又删去了“砼”字,附以“”字。“砼”字为何造了又删呢?序例中提到,concrete一词,通行的旧译是“混凝土”,本编中仍予沿用;但因笔画太多,书写不便,有好些人赞成另造新字。草案所拟“砼”字,赞成者不多,所以应予取消。
用“砼”不妥,那用什么字合适呢?在取消“砼”的同时,专家们又继续考虑其他用字。其实,在拟订“砼”字之前,专家们还曾拟出“”字,取人造石之义。“”字有较好的群众基础,一方面,此字业经中央铁道部在往来公文函电及图表中普遍采用;另一方面,在广泛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