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朗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作用.docVIP

浅谈朗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作用.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朗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作用

浅谈朗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作用   摘 要:作为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古代诗歌兼具了音乐和绘画的艺术,是古人抒情言志的载体,并在我国的文学历史中占有特殊地位。朗读在古代诗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初读,把握诗歌韵律节奏;熟读,掌握诗歌内涵意象;深读,切实体会诗歌情感。   关键词:朗读古代诗歌 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09-02   On Reading Aloud in th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Xu Hongbo   (Fuxin Higher Training College,Fuxin Liaoning,China 123000)   Abstract:As long art forms,ancient poetry takes note of the art of music and painting,is the carrier of the ancients will and emotion, and holds a special position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Read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the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be through the early reading,to grasp the rhythm of poetry;Perusal,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poetry imagery;Deep reading,truly feel emotional poetry.   Key Words:Read the Ancient Poetry;Teaching;Effect   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我国的诗歌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其优美绮丽的韵律和文化底蕴无一不引人入胜。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深刻的感知这一切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诗歌的教学是需要通过朗读去感受其韵律美、绘画美以及情感美的。另外,我国古代诗歌的特质也决定了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古代诗歌语言意境之美的重要方法。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对朗读教学古代诗歌的方法也是推崇备至,他指出:“朗读是母语教学的优良传统”。可见,朗读是汉语教学尤其是古代诗歌教学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1 初读,把握诗歌韵律节奏   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所谓“朗读”即是要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的读出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   在初读阶段,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诗歌的节奏并在朗读过程中读出语调、语气等,这样就可以正确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体味其情感意蕴,又因为古代诗歌的语言形式均是文言,因此,只有读准了字音才能够正确的理解诗歌的意义。如在《敕勒川》这首诗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一句中的“见”字应当读作“xiàn”,当做“出现”来理解,可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水草丰富、牛羊肥壮的景象。   古代诗歌还具有语言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四言、五言、七言甚至长短句等均呈现出不同的语言形式,因语言形式的不同朗读时的停顿方法也就不尽相同,只有正确的理解了诗歌的内涵,才可以读出意境。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断句方法,并读出诗歌所要求的语气和语势等,进而领会诗歌无穷的魅力。如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中的“?”字就难倒了不少人。而如果通过初读在结合肯文的注释,学生就可以得知这个字读“xī”音,“噫吁?”则表达了使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禁的感慨和惊叹,然后学生再联系后面的“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可以进一步了解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感情了。   2 熟读,掌握诗歌内涵意象   古代诗歌主要是通过意象来营造意境并表达情感的,而诗歌的意象不仅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还掺杂着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若想读懂诗歌就要先把这些意象揣摩明白,所以这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就需要熟读。熟读指的是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在理解基本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等方式方法去解读作者在诗歌中所要营造的意境,并体会作者通过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一样,这样既可以理解了诗歌内容的主旨,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如《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四句的教学就可以通过熟读,鼓励学生用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