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中经济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高中经济史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是一部简明的世界经济发展史,由于教材采用的是“模块――专题”式的编写模式,在课程内容上有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在课程结构上弱化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历史学科的内在联系,加之涉及很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历史概念,需要学生记忆和掌握的知识条目繁杂,让不少高中学生产生畏难发愁情绪。而第一单元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所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遥远(比如今天的高一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见过耕地的犁),又有“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耕作方式”“耦耕”“精耕细作”等不同的概念需要学生分辨清楚,更成为学生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的“拦路虎”。因此,上好《经济成长历程》第1课,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史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几年的实践中,我尝试着以趣味导入活跃课堂气氛,从生活入手揭示重点知识,以史料解读破解教学难点,用通俗语言解释枯燥概念等方法,努力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基础知识,化解了对经济史课程的畏惧感,体会到了历史学习的无穷乐趣和历史学科的“无用之用”。
趣味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生动的课堂导入无疑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近年来,我学习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创设了利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来导入新课的办法。上课伊始,我就用多媒体呈现下列两段文字:
材料一
“他(杨过)见小龙女不曾追来,稍稍放心,才放慢脚步而行。走了一阵,腹中饿得咕咕直响。他自幼闯荡江湖,找东西吃的本事着实了得,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着一大片玉米,于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他拾了一些枯柴,正想设法生火烧烤来吃,忽听树后脚步声细碎,有人走近。”
――《神雕侠侣》第六回
材料二
“(曲三)慢慢烫了两壶黄酒,摆出一碟蚕豆、一碟咸花生、一碟豆腐干,另有三个切开的咸蛋。”“杨铁心见一壶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壶,三人只是痛骂秦桧。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蚕豆、一碟花生。”“两人有时也仍去小酒店对饮几壶,那跛子曲三仍是烫上酒来,端来蚕豆、花生等下酒之物。”
――《射雕英雄传》第一回
因为不少学生对金庸的这两部小说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很熟悉,这两段材料一出现就点燃了全班学生的热情,从他们兴奋、疑惑的目光中,我知道引用这两段文字的效果不错。我迟疑了几秒钟,随即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课件上呈现的两段文字都存在着一些史实性错误,睁开你们的慧眼,告诉老师错误在哪里?为什么?”一霎时,教室里涌起了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很快地,就有多名学生踊跃发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渐渐地把错误集中在玉米和花生上面来。我随即进行了归纳:“同学们,玉米、花生和蚕豆都不是中国土产,蚕豆是元朝时由波斯传入中国,明朝普遍种植。玉米和花生原产地是美洲,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才传到欧洲,辗转传入中国就更晚了,大约在明朝后期。而《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是以宋元之际作为历史背景的,也就是13世纪前后,杨过不可能吃到三四百年后才在中国出现的玉米,同样,杨铁心也不可能吃到花生。这是金庸先生的一大失误。”
稍作停顿后,我引入正题:“对于这样一些常识性错误,只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知识,就很容易识别出来。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先来学习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很容易地将学生的兴趣转移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从生活入手揭示重点知识
《课程标准》对《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课的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很显然这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主要耕作方式的认知,学生很容易归纳出来,但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三个基本特点,却缺乏必要的理解,多数同学只知道死记硬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归纳出来的结论,但过段时间就忘记了。如何让学生感同身受,真正从内心里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而形成牢固记忆呢?我结合一些同行的授课经验,依据学生实际,主要采取了两个办法:
一是从“吃”切入,进行分析。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民以食为天”,“吃”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要吃得好,有营养,食物品种就不能单一化,要有主食,有配菜,鸡鸭鱼肉、瓜果蔬菜都不能少――从产业结构看,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怎样才能吃得好,吃得饱,就要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业产生效率,就要求“绿色”“无污染”――从生产模式看,以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精耕细作模式;吃得好还要价廉物美,便宜实惠,那就只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4年9月23日-24日辽宁沈阳要点.PDF VIP
- 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2018精要.pdf VIP
-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教学设计6.doc VIP
- 硫磺制酸转化工段工艺的设计说明.doc VIP
- 无脚手架电梯安装施工详细方案.docx VIP
- DP-30电梯主板使用说明.pdf VIP
- 2025年地磅员面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第十一章 主观的诗与客观的诗——中西文学比较.ppt VIP
- 2025年新教材统编版秋季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在集体中长大》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新课标).docx
- 兄弟 HL-1118 HL-1208 HL-1218W 黑白激光打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