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教在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中作用.docVIP

清教在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中作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教在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中作用

清教在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中作用   摘要:美国教育源于独立之前的殖民地时期。清教在美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普及宗教理念,服务宗教使命奠定了这一时期基础教育追求的目标,成为其原动力。造就教会高级人才,培养牧师队伍,催生了美国早期的高等学府。教派众多,繁荣了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也迫使各个学院逐步放弃教派门户之见,实行宗教宽容与开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宗教办学宗旨日趋式微,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经济发展,培养各方面需要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理念和实践。在此过程中,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教育逐步完成了从宗教走向世俗,从出世走向人世的过渡,孕育出自由平等竞争、独立自主、多样化办学的特色,对后来美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导向性影响,成为当代美国教育本质特征形成的滥觞。   关键词:美国教育;殖民地时期;清教   中图分类号:K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59―8095(2009)04―0066―06      清教(Puritanism)是基督教新教的一个分支,发源于16世纪下半叶宗教改革时期的英国。其成员原为英国国教会中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一派。在加尔文学说影响下,他们猛烈抨击英国宗教改革的不彻底性,主张在国教中完全废除天主教旧制和繁琐仪式,廓清国教中的腐败现象,提倡俭朴生活,因此受到玛丽女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等君主的迫害。为了追求宗教信仰自由,大批清教徒不畏艰险,漂洋过海,移居到荒凉的北美大陆,在新英格兰等地陆续建立起英属殖民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教徒成为北美移民的主体。到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时,13个英属殖民地约260万居民中,至少有75%的人在清教徒家庭中长大。这一时期的清教徒人数众多,立场激进,具有强烈的宗教使命感和凝聚力。   美国建国虽然仅有200余年,现代教育却非常发达。究其原因,它与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密切相关。这种传统始自殖民地时期,发端于清教信仰追求与理念。殖民地时期是美国教育的起步阶段,宗教特点十分明显。这一时期的美国,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条件十分简陋,办学经费匮乏。尽管如此,清教徒出于宗教信念和理想,仍克服种种困难,以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力兴办教育,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雷特曼指出:“新英格兰的清教徒对美国教育制度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美国殖民地时期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宗教因素,从办学初衷,宗教人才培养和自由平等竞争导致高等教育的繁荣、开放与多样性等方面分析清教在美国教育起步阶段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影响,探讨殖民地教育由以服务宗教使命为主到侧重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各方面人才的转变过程,追溯现代美国教育本质特征形成的历史源头。      一      清教徒是信仰虔诚、宗教立场激进的基督教徒,他们自英国移居到北美后,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但面临着如何生存下去的挑战,而且迫切需要解决在新大陆如何确立基督教的主体地位,保持其纯正性和连续性等一系列信仰问题。按照加尔文学说,《圣经》是基督教教义的源泉,信仰的最高权威,具有唯一性。人们只有受过教育才能读懂它。教徒只有理解了《圣经》,才能具有真正的信仰,对《圣经》的领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宗教修养的境界与水平。因此,读书识字能力对于清教徒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是成为上帝优秀子民的基础与前提,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学校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在维系和延续信仰方面能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教徒本人或他们的子女人人都能够阅读《圣经》并逐步成为合格的教民,就必须重视、发展教育。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清教精神和信仰才能够得以传承下去。卡尔顿在评论加尔文教育思想时指出:“民主的加尔文主义的一个最主要要求就是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在宗教事务上,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最终对自己负责,《圣经》就是生活的规则,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阅读,不需要依赖牧师。”费斯克认为,“清教徒的生活伦理奠基在新英格兰整个大众教育体系上。据此,每个人必须从小受到教育,阅读和理解《圣经》。教育被视为一种神圣的职责”。   为此,教会在殖民地大力推进教育,早期建立了各种识字班、主日学和假日学校,后创办各种村镇小学(elementary town schools)。1635年,波士顿成立了北美殖民地第一所正规的中学,即“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The Boston Latin Grammar Sch001)。进入18世纪后,随着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发展,教会兴办的中小学数量迅速增加,在纽约、宾夕法尼亚和特拉华最为明显。以殖民地主要城市之一费城为例,1683年教友会在费城开办第一所初级小学,1701年又建立教友会文法学校。到18世纪末,费城属于教友会的中小学已有近十所。其他教派,如浸礼会等也纷纷在费城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