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庭筠诗中花意象研究
温庭筠诗中花意象研究
摘要:温庭筠是晚唐的诗词大家,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在当时并称为“温李”。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的诗词词藻华丽,浓艳精致,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前人对温词的研究较多,对诗中花意象研究较少,而花意象是其诗歌中大量常见的,本文主要探讨温庭筠诗歌中的花意象。
关键词:温庭筠;花意象王国安先生在《温飞卿诗集》前言里介绍说:“一般说来,温庭筠的诗好用浓艳的词藻,缺乏深刻的思想内容,存在比较浓厚的形式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在他的乐府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1]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乐府诗尤工,“温飞卿,晚唐之青莲也,故其乐府最精,义山亦不及”[2]温庭筠的诗,反应社会现实较少,而刻意追求形式的华美,描摹的是醉酒歌舞的奢靡生活,充满了珠光宝气、脂粉香泽。他的其他诗中,也有这样的情况,这种诗风,与他诗中大量运用花意象是分不开的。
所谓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意象是诗歌的精髓,意源于内心并且借助像来表达,象又是意的寄托。在温庭筠的诗歌中,有着囊括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意象,其中花的意象是温庭筠诗歌中极为常见的自然意象之一,花意象在气质婉约华美的温诗有着极致的体现。花作为自然界的美丽事物,它的颜色、气味、姿态都是很引起文人关注的,不同时节的花,不同品种的花,花的盛开与衰败,总会激起文人无限的想象和慨叹。花的生长习性与文人的某些品质有着暗合或相通之处,对于花的关注,在先秦《诗经》《楚辞》中就已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意味。在温诗三百三十首大致有七十多首出现了花意象,大致有二十多种品种,“杏花”“桃花”“梨花”“菊花”“兰花”“莲花”“桂花”等是常见的,其中“莲花”“杏花”等出现次数较多。
一、诗人简介
温庭筠(约公元812―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山西太原人,是晚唐时期著名的?人和词人。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监助教。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填词的作家,对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他是花间词派的“开山鼻祖”。
二、“花”意象分析
(一)借花抒怀
温庭筠诗歌中的花是将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融入诗中以抒怀,用于歌宴娱乐和喝酒遣兴,用花意象来营造一个绚烂多姿的诗歌环境,带有装饰性,并不是单纯的积淀某种精神内涵,因此以花意象来营造一个华丽精致的诗歌风格,来表达闺怨离情、事物昌盛衰败、怀古忧郁等。如以下几首诗:
织锦词
丁东细漏侵琼瑟,影转高梧月初出。簇簌金梭万缕红,
鸳鸯艳锦初成匹。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间深。
此意欲传传不得,玫瑰作柱朱弦琴。为君裁破合欢被,
星斗迢迢共千里。象尺熏炉未觉秋,碧池已有新莲子。
从上面是诗中,花意象作为环境背景不可或缺,它与女性宴饮游乐、闺阁生活相映成趣,花意象暗示了时间与人的情感相契合。“莲花”让诗变得生动摇曳。“莲”是典型的女子闺阁图景。这是温诗的审美特质,也表现出晚唐诗歌的审美和由诗过渡到词的特点。
(二)以花喻人
由于花这种自然意象的自然属性特点与女性的生命之间有某种联系,将美人比作娇艳的花朵是最寻常的比喻,而花的特性又进一步引申出年华早逝,时光飞逝的感叹。因此花意象往往融入了诗人更多的生命感悟,以花喻人,物花合一。如以下诗:
兰塘词
塘水汪汪凫唼喋,忆上江南木兰楫。绣颈金须荡倒光,
团团皱绿鸡头叶。露凝荷卷珠净圆,紫菱刺短浮根缠。
小姑归晚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东沟????劳回首,
欲寄一杯琼液酒。知道无郎却有情,长教月照相思柳。
诗中的“镜里芙蓉”皆是花人合一表达对时光感悟和生命本质的阐释,诗人用特有细腻心思接触到花意象的特定含义,用花为载体,借物抒情,人与花之间有了内在的沟通。在诗人的想象中蕴含了花是人生命的象征和诗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生命与生命的叠加,使得诗歌更有厚度。这里的花意象是诗歌背景中不可或缺的事物,在晚唐诗歌的意境营造中承担了重要的造境作用,具有时节环境的表现、诗歌境界的装饰、生命意义的体现等方面的意义功能。在以上诗词中,花意象的形态特征不够明确,情感内容也暧昧朦胧,皆为因情造景之语。
由于花意象的自然生长习性与文人的人格、理想、思想境界有着暗合相通的地方,所以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花意象便有了特定的艺术内涵,如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兰花象征高洁坚贞、菊花象征淡薄清净。这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