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细小病毒病诊断及防治措施
摘要: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猪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特点、诊断和预防措施,旨在引起兽医工作者对该病的重视,同时也为猪场诊断、预防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临床症状;诊断方法;防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12-0019-02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传染病,广泛存在于猪群中,感染率高,一些养殖户仔猪出生后死亡的现象越来越突出,造成很大经济损失。2014年7月,韶关市某猪场发现以1~2胎为主的新母猪发病,表现为分娩延迟,产死胎、木乃伊胎,有部分健康活仔,窝产仔数偏少,母猪均表现正常,发病率100%。笔者经临床检查、解剖观察、实验室检验等方法确诊为猪细小病毒病,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进行报告,并结合实际经验,对猪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1 临床症状
1.1 母畜生殖障碍
PPV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母畜生殖障碍,表现为头胎或经产母猪产出大部分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及正常胎儿,或产少数不久即死的虚弱仔猪。
1.2 生殖临床症状
生殖临床症状与发生感染的妊娠阶段有关。妊娠母猪特别是头胎的妊娠母猪如感染该病,在其全部妊娠期内均可发生流产。当妊娠早期(6~35 d)受到感染时,胎儿死亡率可高达80%~100%,母猪迅速吸收死亡胎儿,导致不孕和重复发情[1];母猪在妊娠中期(35~70 d)感染病毒后,常形成不同程度的木乃伊胎儿,在分娩时排出;母猪在妊娠中期(70~114 d)感染病毒后,因胎儿自身免疫反应而抵御病毒得以存活,但长期带毒[2]。一般来讲,母猪在免疫中后期感染病毒后死产发生率10%[3]。公猪感染后,受精率或性欲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成为长期带毒者。
2 病理变化
2.1 母猪
母猪流产时,肉眼可见子宫内膜有轻微炎症,胎盘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死亡后被软组织吸收。组织学病变为母猪的妊娠黄体萎缩,子宫上皮组织和固有层有局灶性和弥散性单核细胞浸润。感染胎儿死后可见多种组织和器官有范围广泛的细胞坏死、炎症和核内包涵体[4]。
2.2 胎儿及仔猪
大多数死胎、死仔或弱仔可见皮下充血或水肿、出血、体腔积有淡红或淡黄色渗出液、脱水等;肝、脾、肾有时肿大、脆弱或萎缩;个别死胎、死仔皮肤出血,弱仔生后半小时先在耳尖,后在颈、胸、腹部及四肢上端内侧出现淤血、出血斑,半天内皮肤变紫而死亡。组织学检查,可见死胎或死仔大脑灰质、白质和软脑膜有以增生的外膜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血管套为特征的脑膜脑炎变化,一般认为是猪细小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病变[5]。
3 实验室检验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培养
无菌采集病死猪的淋巴结、肺、肝、脾等病料,将病料接种于麦康凯血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及肉汤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48 h,未见致病菌生长。
3.2 病原分离
取流产胎儿、死亡仔猪的脑、肺脏、肾等病料经研磨、稀释、过滤处理后接种PK-15细胞系或者ST细胞系,然后再37℃ 5% CO2条件下培养,进行病毒分离。
3.3 病原鉴定
3.3.1 PPV荧光抗体染色 通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胎儿组织的病毒抗原是诊断PPV的最好方法[6]。该方法可直接镜检组织冰冻切片。取疑似病猪的扁桃体或者母猪产出的死胎、木乃伊胎,然后将各种组织做冰冻切片,用荧光抗体诊断液染色待检PPV标本片,将染色标本片置湿盒中,放入37℃培养箱作用30 min。取出用PBS液(pH 7.2~7.6)冲洗和漂洗15 min(中间换液1次),再用去离子水冲洗除盐,放置标本片让其自然干燥,然后滴加磷酸甘油,盖上洁净的盖玻片,放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内有亮绿色荧光颗粒集结,而对照无现象,则可判定有 PPV 抗原。
3.3.2 PPV酶标抗体直接染色法 在普通生物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情况,若未接种PPV的正常对照细胞片中细胞核无棕色着染现象,而接种的PPV的细胞片中细胞核着染,即可确诊。
3.2.3 普通RT-PCR方法检测 根据PPV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采用普通RT-PCR方法检测死亡胎儿、仔猪相关组织病料内的PPV,若显示阳性即说明感染该病毒。
3.3.4 血凝试验(HA) 在96微孔板中进行,自左至右每孔中预先加入50 μL生理盐水(或者PBS溶液),然后取病毒原液或者收获液(将出现病变的细胞培养物反复冻融3次,2 000 r/min离心10 min,除去细胞碎片,收获病毒液)。自左至右按1∶2、1∶4、1∶2n作倍比稀释,每孔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