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霉变危害及其常用脱毒方法
玉米霉变危害及其常用脱毒方法
[摘要] 玉米是饲料工业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能量饲料,在各类动物的配合饲料中都占有极大比重。我省是玉米的一个主产区,其年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但由于每年收获玉米时刚好是我省的雨季,因而使得我省种植的玉米常常出现大面积霉变。据相关资料统计,我省近几年玉米的霉变率达85%以上。玉米发霉变质后不仅造成自身营养物质的大量流失,而且饲喂畜禽后还常常因霉菌毒素的储积而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对整个养殖业危害巨大。加强对玉米霉变的危害及其脱毒方法的研究,对于保障饲料质量安全,保护人畜健康,促进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玉米;霉变;危害;脱毒方法
玉米是饲料工业和养殖业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原料,由于其能值较高,常用作动物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在饲料工业中,玉米在各种动物全价料中的含量大多在50%以上。我省是全国玉米的一个主产区,2009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约2000万亩,产量达750万t以上。但由于玉米在收获时恰逢我省的雨季,因而大多数的玉米都由于未及时晒干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霉变。据相关资料统计,自2005年以来,我省玉米发霉变质的比例在85%以上。玉米发霉变质后,自身营养成分大量流失,适口性降低,同时畜禽摄入受霉菌污染的玉米或含有玉米的饲料后,由于霉菌毒素的不断堆积而引起动物发生霉菌毒素中毒,甚至死亡。人如果长期食用有霉菌毒素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后,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玉米霉变的研究,不仅仅是养殖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有关食品安全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对发展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一、引起玉米发霉变质的主要原因
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以及能量,当湿度大于85%、温度高于25℃时,霉菌就会迅速生长,并产生毒素。由于氧气和能量都可以由周围的空气和玉米本身提供,在玉收获和贮存过程中,其环境温度也很容易达到25℃,因而湿度就变成了引起玉米霉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外界环境和玉米本身的结构原因,我们很难将玉米周围环境的湿度控制在85%以下,常常引起玉米发霉变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环境因素
在收获玉米时,我省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梅季节,周围环境湿度大;同时玉米在贮存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呼吸作用和氧化作用,也要产生大量水分,使周围环境湿度大大增加,为霉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2.玉米自身因素
(1)玉米胚大:玉米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1?M3,占全粒重量的10―12%,因其呼吸强度大,吸湿性强,带菌量大而易酸败。同时玉米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极易感染微生物。
(2)玉米原始水分大:一般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含量为20―35%,若收获时恰逢梅雨天气,则会进一步加大玉米的干燥难度,其含水量会进一步升高。
(3)玉米易感染虫害:玉米因其胚部营养丰富,有甜味,可溶性糖分大,适口性好,极易招至老鼠及其它蛀虫侵袭。玉米感染虫害后不仅营养物质流失,而且要消耗大量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并释放热量,导致玉米局部温度升高、湿度增大,从而发霉变质。
二、玉米霉变的危害
玉米霉变后,不仅造成自身营养物质流失,其滋生的各种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动物长期食用霉变玉米后,轻则引起大批动物发生霉菌饲料中毒,重则引起动物成批死亡,对整个养殖业都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存在于霉变玉米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黄曲霉毒素(AFT)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大的有毒代谢产物,它是一类肝毒物质,主要对动物的肝脏产生损害,导致肝功能下降,生产性能降低,并使动物免疫力降低。长期饲用含低浓度黄曲霉毒素的饲料,还可导致胚胎内中毒。幼年动物的症状较成年动物重,其临床表现为黄疸、水肿、神经症状,同时还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黄曲霉也是诱发人类肝癌的主要原因。
2.玉米雌霉烯酮(F―2毒素)
玉米雌霉烯酮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粉红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三隔镰刀菌等霉菌产生的一种有毒代谢产物,它是一种子宫毒,常引起动物雌激素亢进症或雌激素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外阴和阴道肿胀、水肿,早熟性乳房发育,公猪则出现包皮增大,并呈现里急后重,偶尔有直肠脱垂等症状。
3.T―2毒素
T―2毒素主要是由三隔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等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引起动物拒食、呕吐、腹泻及诸多脏器出血。在各类动物中以猪最易发病,其次是家禽,牛羊等反刍动物较少发病。
4.伏马菌素(FB)
伏马菌素是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水溶性代谢产物,它是1988年由Gelderblon等人首次从串珠镰刀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它对人、畜的危害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gb50150.docx VIP
- 红旗-红旗H7-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旗H7PHEV-CA7200PHEVA-H7PHEV用户手册.pdf VIP
- 中新初中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模板(二篇).doc VIP
- 燃气安装工程施工分包合同8篇.docx VIP
- 医院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资料搜集整理.docx VIP
- 2025年版手卫生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调试.docx
- 冬季传染病预防PPT(完整版).pptx VIP
- IPC4552B+中文+2021+印制板化学镀镍+浸金(ENIG)镀覆性能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