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鲁迅整理魏晋古籍原则和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鲁迅整理魏晋古籍原则和方法

略论鲁迅整理魏晋古籍原则和方法   摘 要:鲁迅一生辑校古籍手稿共50种,其中大都是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或有关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鲁迅辑校魏晋古籍的原则是:广采博搜、去伪存真、比类取断、慎选底本。在辑校的具体运作中,遵照的方法和步骤是:第一,运用版本目录学的方法,做好辑校前的资料准备工作。第二,从各种古注、类书、小学书和其它汉魏六朝隋唐古书中广泛搜集,力求把佚文找全,并尽可能按照原书的顺序排纂。第三,在找全佚文之后拼接织补,将散见各处的佚文整合在一起,以恢复原文的完整旧观。第四,选定底本,用不同的版本对校。第五,以他书校本书。第六,广泛运用综合考证法。   关键词:鲁迅;辑校;魏晋;原则;方法      鲁迅一生辑校古籍手稿共50种,其中经部1种,史部16种,子部27种,集部6种。在这些古籍中,魏晋时期的古籍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者指出:在鲁迅辑录的古籍中,大都是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或有关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这就是说,鲁迅进行古籍辑录工作,是“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1]。   鲁迅辑校的魏晋古籍主要有:《嵇康集》、张隐《文士传》、谢承《后汉书》、谢沈《后汉书》、虞预《晋书》、虞喜《志林》、《广林》。此外,在他辑录整理的古籍中包含魏晋时期作品的有:《古小说钩沉》辑录周至隋代散佚小说36种,其中魏晋时期的小说有12种;《小说备校》共收7种小说的佚文散句,其中魏晋时期小说3种;《众家文章记录》内收两晋南北朝时期记录作家及其著作的佚书9种,其中两晋时期的作品3种;《会稽郡故书杂集》内收三国至陈隋间所著有关古代会稽郡史地佚书8种,其中魏晋时期作者所做有4种。   古籍整理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书籍的出现而产生,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刘向、刘歆父子至清代乾嘉之学的不俗实绩,古籍整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学科。鲁迅的古籍整理工作主要包括辑佚和校勘两大部分。他秉承了清儒家法,不仅在古代小说的辑佚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而且在《嵇康集》的校勘上倾注了半生的热情。正如蔡元培在1938年上海复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序言中所说:“鲁迅先生本受清代学者的濡染,所以他杂集会稽郡故书,校《嵇康集》,辑谢承《后汉书》,编汉碑帖,六朝墓志目录,六朝造像目录等,完全用清儒家法。惟彼又深研科学,酷爱美术,故不为清儒所囿,而又有他方面的发展,例如科学小说的翻译,《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等,已打破清儒轻视小说之习惯。”      广采博搜      鲁迅辑佚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力求广采博搜,尽可能地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的搜集范围,充分地掌握不同传本的种类、时代、优劣等基本资料,把散见于各处的材料集中起来。鲁迅在《再版序言》中所说“废寝辍食,锐意穷搜”,不仅体现了他辑佚工作的辛苦,也强调了他搜集第一手资料的原则。如《会稽郡故书杂集》,不仅征引了大量类书,《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白孔六帖》、《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事类赋》注、《类林杂说》、《唐类函》等;还征引多种史书和它的注、补注、集解以及其他著述,如《三国志》,除裴松之的注之外,还引有侯康的补注续、钱大昕的考异、钱大昭的辨疑、钱仪吉的证闻、潘眉的考证、梁章钜的旁证等;再就是多种地方志,如《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延?v四明志》、《嘉泰会稽志》、《宝庆会稽志》、《剡录》和《两浙名贤录》、《百越先贤志》、《会稽掇英总集》、《金华先民传》等;另有许多文选、文集和它的注;甚至《蟹谱》、《竹谱》的有关材料也搜罗到了。再如《古小说钩沉》,不但引用了大量的类书、史籍、地志,还引用了大量的小说、笔记文集和它的注文,佛教类书籍如《法苑珠林》、《高僧传》、《续高僧传》、《比丘尼传》等,术数类书籍如《开元占经》、时令类书籍如《玉烛宝典》,无不加以搜求。   在鲁迅辑录魏晋古籍的工作中,资料来源的丰富是其显著的特点,这正是他广采博搜的结果。拿《古小说钩沉》来说,当我们接触到这部书时,便不免惊异于它的规模之宏大,搜罗之广博。就全书所收种数说,过去从来没有人像鲁迅这样大量辑录过小说;就每一种书所收佚文的数量来看,鲁迅辑本一般也较前人所辑为多。如《语林》,《钩沉》本录入而《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失辑的,有28则之多。又如《郭子》,鲁迅辑本较玉函山房本多出9则,大抵鲁迅从《类林杂说》、《学林》、《?h玉集》、《草堂诗笺》、《续谈助》、《事类赋注》等书中辑出的,玉函山房本都没有,可见鲁迅搜罗范围之广。      去伪存真      鲁迅―方面博采群书,广泛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厌其多,不厌其重复,另一方面又注意认真鉴别,审慎辑选,从众多真伪杂揉的史籍材料中删汰伪作,力图保存魏晋文学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