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效果,为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B超、立位平片和腹部CT检查确诊,其中3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研究组)、2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开腹手术(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拔导尿管时间、住院总天数以及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术中小肠或肠壁损伤、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肠漏、切口愈合不良、出现再次梗阻。 结果 研究组32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肠管间团状粘连,1例因腹壁网膜间广泛粘连,中途改行开腹手术;余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0.2±8.5) mL、术后离床活动时间(11.3±1.6) h、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8±0.3) d、拔导尿管时间(3.1±0.8) d、住院总天数(5.2±0.6) d, 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达1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比较,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开腹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4-0036-03
粘连性肠梗阻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手术创伤、腹腔炎症等引起,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20%~63%[1]。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并有可能延误治疗时机,造成肠坏死、腹膜炎等并发症[2]。对于肠梗阻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但开腹手术虽能解除粘连,缓解症状,但常形成新的创面及粘连,术后再梗阻发生率高[3]。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效果,为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其中32例行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手术、2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开腹手术,现将两种手术方法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09年1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B超、立位平片和腹部CT检查确诊,排除术中探查肠管广泛粘连、粘连紧密者,以及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肠道肿瘤引起的梗阻者。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3~76岁,平均(57.3±7.1)岁;均为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54例均有腹部手术史,占90%。病史最短1年,最长16年,平均(7.6±0.6)年。梗阻发作距首次手术时间2~6个月,发作频率: 每1~3个月1次。患者均存在典型的腹部胀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肠蠕动增强和肠鸣音亢进等。其中32例行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手术(研究组)、2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开腹手术(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史、首次手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手术方法
1.2.1 研究组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 距原切口6~8 cm处进气腹针,注入CO2,建立人工气腹,压力12~14 mm Hg,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内粘连情况,直视下再置入另一操作孔及1~2个辅助操作孔,束带粘连致小肠梗阻,予电凝钩或超声刀切除束带,对小肠与腹壁切口粘连成角,用电凝钩、剪、钳、及超声刀等分离粘连;肠与肠之间粘连,尽量予5 mm超声刀分离粘连,术中如有损伤浆肌层或全层肠壁,应予修补;对有肠管破损者,予生理盐水冲洗,常规使用透明质酸钠、己丁糖等防粘连剂于粘连及切口部位,以防复发。
1.2.2 对照组行开腹手术 取正中切口或原手术切口为手术入路。明确梗阻部位和粘连情况,采用锐性和钝性结合方式分离粘连,及时修补破损的浆肌层或肠管全层。分离困难的少量小肠,酌情行小肠部分切除。将透明质酸钠涂抹于创面,以减少术后再次粘连。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拔导尿管时间、住院总天数;以及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术中小肠或肠壁损伤、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肠漏、切口愈合不良、出现再次梗阻。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病例资料的数据均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脑血管病采用神经介入治疗效果分析.doc
- 脑象图人才测评技术运用.doc
- 脑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临床研究.doc
- 脑转移瘤CT影像分析.doc
- 脑造通器联合脑内镜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中应用研究.doc
- 脑部受创儿童游戏疗法个案研究.doc
- 脑部多发性硬化诊断和鉴别诊断.doc
- 脑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及预后影响.doc
- 脑钠肽与心肌血流储备分数预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临床价值.doc
- 脑钠素对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价值.doc
- 小学体育与健康—《立定跳远》ppt—教学PPT课件.pptx
- 年终总结-计划-工作汇告--PPT模板精品PPT模板(27).pptx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黄继光-名师教学PPT课件(1).pptx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名师教学课件PPT.pptx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名师教学PPT课件.ppt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名师教学课件PPT(1).ppt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名师教学课件PPT(2).ppt
- 浅谈代币系统在特殊儿童中的实践.docx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docx
- 浅谈基于农村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教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