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检测在结直肠癌中临床价值.docVIP

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检测在结直肠癌中临床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检测在结直肠癌中临床价值

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检测在结直肠癌中临床价值   【摘要】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早期诊断CRC对于治疗有重大意义。肿瘤型丙酮酸激酶(TU M2-PK)可能因肿瘤坏死或细胞转化而被释放入体液,通常以无活性的二聚体形式占据主要地位,故在体液中可被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LISA)检测结直肠癌患者68例,正常对照者82例,进行相关分析,评价血清TU M2-PK水平与结直肠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的相关性和对结直肠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同时用化学发光法(LC)检测血清中CEA表达水平,两者进行比较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其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本文实验提示血清TU M2-PK检测对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判断临床分期、浸润转移,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其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CEA,对结直肠癌有一定的重要意义,两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CRC的诊断率,可以作为一项新型的结直肠癌肿瘤标志物应用。   【关键词】 TU M2-PK; 结直肠癌; ELISA; CEA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7-0051-04   doi:10.14033/j.cnki.cfmr.2015.27.024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位于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全球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乳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1]。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是糖酵解途径的一个关键酶,多以二聚体和或四聚体形式存在于不同的组织中,根据肿瘤代谢活动的需要,两者可进行相互之间的转化[2]。肿瘤型M2-PK可能因肿瘤坏死或细胞转化而被释放入体液,通常以无活性的二聚体形式占据主要地位,故在体液中可被检测[3]。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可用于肾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等的筛查、诊断及跟踪治疗,其价值得到临床的充分肯定[4-5]。近几年的大量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 pyruvate kinase,TU M2-PK)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呈明显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样本来源 病例组为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患者2014年1-12月结直肠癌住院患者血清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60岁39例,年龄60岁患者29例;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21例,Ⅳ期33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41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肠镜及病理确诊,有无淋巴结转移以手术所见及临床病理学结果为主要依据。同时对照组为收集健康体检患者血清82例,男47例,女35例,均为排除结直肠癌的正常健康人。病例组及对照组所有个体均知情同意。将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做比较,得出两组年龄齐同(t=0.631,P=0.529)、性别构成一致(字2=0.031,P=0.8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1.1.2 主要试剂及生产厂家 (1)TU M2-PK诊断试剂盒,北京强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2)癌胚抗原定量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罗氏生物技术公司(瑞士)。   1.1.3 主要实验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601,瑞士);雷勃酶标仪(MK3,芬兰);酶标板快速孵育器(MKF-6,中国)。   1.2 方法   1.2.1 血液采集 上述入选患者均在清晨7点抽取静脉血3 ml,乙二氨四乙酸(EDTA)抗凝、混匀会,在4 ℃下用离心机以3000 r/min离心5 min,收集上清液分装后置于-80 ℃冰箱保存待测。   1.2.2 检测TU M2-PK方法 TU M2-PK采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   1.2.3 检测CEA方法 CEA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自动分析样本。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整理录入资料;多组资料平均水平差异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时采用SNK法;多组资料率的比较采用R*C字2检验,两两比较时依据公式α1=2α/(k(k-1)+2)(k为构成比个数)调整检验水准;检验显著性水平α为0.05。TU M2-PK参考值为0~15 U/ml,大于15 U/ml判断为阳性。   2 结果   2.1 患者的血清中TU M2-PK浓度与OD值相关回归分析   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对应OD值为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