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及道德经研究与价值重估
老子及道德经研究与价值重估
摘要:由于史料缺失,更由于研究方法上的形而上学和意识形态的粗暴干涉,老子思想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被误读或诬枉。老子的高明处在于较为辩证地理解和考察社会,并得出了自己超越前人的哲学解释。道家思想在人的心性自由、价值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作出了很有价值的思考。它有待于我们今天的人进一步发掘、认识和研究。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儒道差异 价值重估
中图分类号:B22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7)03-0042-04
(一)
2006年底,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写在即将到来的新人文运动前夜》的文章。文章中有些观点是非常值得人们去关注并应有所讨论的。文章谈到:文化像人类自身一样是演化而来的。任何新文化都一定能够从既有的文化遗产中找到种子,找到养分。文化不过是人性的再现,凡是人性中所蕴涵的,在文化中一定有所积淀。文章还说:“文艺复兴不是要复古,而是要从古典文化中寻找普世价值,同时让普世文化在本土传统中扎下根来。”这些话都说得很好。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即被称之为“百家争鸣”时代)出现的各种思想流派所表达的人性价值追求,应该能成为我们不断研究发掘的思想宝库。在这座宝库里,老子和他的《道德经》及以他和庄子为中心形成的道家学派,无疑应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尽管许多有识之士不断指出,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说。道家与儒家文化之重要犹如不可残缺的车之两轮,人之两腿,鸟之两翼;也有世界级的哲学大师简要地评价说:老子是世界的,孔子是中国的。但十分遗憾,迄今为止老子,老子的哲学,老子的精神价值不仅还有待于被更多的人充分认知,甚至还存在着许多对道家思想的曲解、误会、否定甚至诬枉。
(二)
无论过去与今天,由于关于老子及其思想体系形成发展的史料缺乏、失佚而造成的研究不足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关于老子的生平,生卒年月,《道德经》的产生过程,各种记载和研究文本都还众说纷纭。仅对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说法,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无法确认老聃、老莱子、太史儋三者谁是真正的老子,而用“或日”含糊加以解说。民国时期《古史辨》第六册有文章总结各家的结论性的意见为:(一)老子无其人。(二)老子其人乃庄周后学所捏造。(三)《老子》书亦庄周后学所撰,藉实老子其人。(四)苟卿、韩非以还,并为庄周后学所欺。(五)老子人与《老子》书之造成,约在孟子之后,苟卿之前。(六)《史记?老子传》妄诞不可信。(七)道家始祖,当推庄周。历史上更有各种传说使老子披上了怪异的神话色彩:如老子是不死的,被尊奉为人格化神灵;老子西出化胡甚而为佛祖的前身;另有说老子即黄帝孙颛顼的后裔彭祖,年高八百岁。当然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古代抑或当代所提出的,有些现在已被澄清,有些有待于澄清。如历史上对《老子》其人其书真实性的怀疑,由于西汉马王堆帛书和湖北荆门郭店村竹简的出土已经近于解决,认为老子晚于庄子或成书于西汉的说法不攻而自破。还有一些纯粹学术性的难题,只要抱着充分讨论、尊重科学的态度,想也能逐步以不同方式解决。
但是在对于老子及其思想的研究之中,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却不完全是史料的再获得,再认识,就可以轻松地解决的。这主要表现在曾经从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以至蔓延至今的所谓“定性”的研究方法所带来的困惑与危害。所谓“定性”的研究方法是指:主要根据作者及著作之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联系“研究”者当时的政治需要给作者及其思想体系确定阶级属性,进而确定其“进步”性或“反动”性。这种作法在总体上不仅给老子的研究,也给其他各方面的学术研究,带来了重大的灾难性后果,给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直至影响到今天。比如冯友兰先生在早期研究中,曾较多地肯定老子的贡献,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著作中,却肯定地认为:《老子》是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过程中的哲学形态;老子是奴隶主贵族的代表;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也是没落贵族的思想表现,而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是“一种倒退的、反动的复古主义的历史观,正是没落贵族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但又梦想恢复过去生活的一副可怜的写照”。(参见其《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有关章节)尽管冯友兰先生的晚年著作在一定程度上对此有所矫正,但他中期这种研究态度和研究结论仍然影响甚大,至今不少人在谈到老子时都还会不假思索地“批判”老子“没落贵族的倒退思想”。除了阶级的“硬性”一划分之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也成了进步与反动的分界。正如任继愈先生在《老子研究的方法问题》一文中所谈到过的情况:“老子研究也容易犯‘一刀切’的毛病,一刀切在唯物主义一边,往往给唯心主义那一边造成困难;反过来也是一样。这也是长期双方争论不得很好解决的一个原因”。他还在文章中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挂牌)名单明细表1126.doc VIP
- [产品_解决方案概述]华为FusionAccess桌面云解决方案6.2概述.pdf VIP
- 《华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件——概率论》.ppt VIP
- 图集规范-浙江图集-2010浙G22管桩.pdf VIP
- 中建八局高大模板施工标准化图册(盘扣架脚手架)2024年 .pdf VIP
- 一种竹质柱状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Mogas金属硬密封球阀的构造特点.docx VIP
- T-CECS 10107-2020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技术要求(OCR).pdf
- 2025年高考真题解析课件:2025年全国新高考二卷英语读后续写(课件).pptx VIP
- 《江南逢李龟年》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