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聊斋志异戏言生事叙述模式
论聊斋志异戏言生事叙述模式
摘要:据笔者统计,《聊斋志异》大约有50多篇小说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戏言”来生发妙趣横生的故事,这些“戏言”中有许多是作者为了生发故事而故意设置的由头。这些戏言篇章有的以“戏言”为导火索依次延展故事,有的把“戏言”当作一个叙事关节或枢纽。有效地发挥了“无事生非”、“节外生枝”等叙述模式和功能。在人与人之间经常出现错位交流的张力场中,“戏言”常常被误解为一种口头承诺,给听取者带来某种心理期待,使之成为一种口头契约,由此而形成的叙述便可视为一种“契约叙事”。而“戏言生事”的直接效果就是制造出了一种特殊的结构“突转”,颇具制造叙事“惊奇”之功效;另外通过“戏言”激化矛盾冲突,也是使故事具有惊奇感的妙招之一。
关键词:聊斋志异;戏言生事;模式;契约结构;惊奇感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聊斋志异》善于通过“戏言”来生发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据笔者统计,在这部小说集的491篇作品中,提到“戏”字的作品约有120篇,累计共177次。在具体的语境中,这些“戏”字各有其不同的含义,有的作名词“游戏”讲,有的意为“玩耍”、“游玩”,有的纯属男欢女爱的调情之语,而绝大多数则是用以指“戏言”。《聊斋志异》中的各种“戏言”,包括日常玩笑的戏话,自吹自擂的狂话,半真半假的诡语,带欺骗性质的诳话,以及嘲讽戏弄之语,都是作者着意设置的用来生发故事的由头。这种“戏言生事”叙述艺术值得探讨借鉴。
一、“戏言生事”叙述模式
(一)立意立胎的“无事生非”叙述 小说是一门叙事艺术,小说家把如何生发故事当作首要课题;而要生发故事,就必须有目的地设置必要的由头。而要平地起波,找到故事生发的话头,就必须“无事生非”。其法门和招数很多,《聊斋志异》为我们提供了利用“戏言”这一颇为奏效的招数。
蒲松龄在他苦心经营的作品中,常常通过或有意或无意的“戏言”之笔引申出一段段曲曲折折的故事。其最有代表性者当数《莲香》,这篇小说写沂水人桑生喜欢静穆,有东邻生对他开玩笑说:“君独居,不畏鬼狐耶?”桑生笑着回敬他说:“丈夫何畏鬼狐?雄来吾有利剑,雌者尚当开门纳之。”为了戏弄这位夸口的桑生,邻生便与朋友合谋,用梯子越墙送一妓女,前去叩打桑生之门。当桑生问来者是谁时,妓自言为鬼,结果“生大惧,齿震震有声”。次日,桑生告诉邻生昨夜见鬼受惊情景,并表示不堪惊吓,打算回乡。邻生开心地鼓掌说:“何不开门纳之?”桑生才恍然知道那是他们一伙人搞的恶作剧,于是又安居下来。过了半年,一女子夜来叩斋门,桑生认为“友人之复戏也”,大胆地将自称名为“莲香”的来者请进门,息烛登床,绸缪起来。关于这篇小说的结构技法,但明伦指出:“一篇离奇变幻之文,皆从‘戏’字生出,故作文之要在于立意立胎,鬼狐双提,而以戏语出之,了无痕迹。”的确,这篇小说借助一句本是不必当真的玩笑话,巧妙地引出了妓女事件,从而给狐女莲香的出场、桑生愉快地接纳以某种合理性和可能性,使故事自然婉转地铺叙开来,做到了“了无痕迹”。这种“戏言生事”叙述策略自然富有创意。
无独有偶,《鸦头》写憨厚老实的王文遇到里戚赵东楼,赵拉之去喝酒。席间见到美女鸦头,王文性情直爽,对鸦头表现出欣赏之意。于是,小说展开了如下场景:
赵戏之曰:“君倘垂意,当作冰斧。”王怃然曰:“此念所不敢存。”然日向夕绝不言去。赵又戏请之,王曰:“雅意极所感佩,囊涩奈何!”赵知女性激烈,必当不允,故许以十金为助。王拜谢趋出,罄资而至,得五数,强赵致媪,媪果少之。鸦头言于母曰:“母日责我不作钱树子,今请得如母所愿。我初学作人,报母有日,勿以区区放却财神去。”媪以女性拗执,但得允从,即甚欢喜。遂诺之,使婢邀王郎。赵难中悔,加金付媪。
面对王文与鸦头的一见钟情,赵东楼开始对王文以“君倘垂意,当作冰斧”相戏,继而明知鸦头为人清高,执意不接客,偏偏许诺以十金相助,企图以戏王文之痴,成自己之快。不料,鸦头竟然同意与王文见面。赵东楼难以反悔,只好代替王文支付了“嫖资”。对此番叙述,但明伦亦有一段论评:“戏又戏,又必其不允而故许之以金,固有莫之为而为者,知女性拗而故戏之,不过欲以成彼之愚,供己之笑耳,岂知竞成良缘秉性,而且矢死不二乎?黠者之戏诚笃人也,恒痴之,而不知其已实为痴者之奴也。”在这个故事中,赵东楼的初衷并非成人之美,其“戏言”纯粹是存心要戏弄王文的“无心行善”的诡语,但却意外地为男女主人公的结合铺设了一条大路。
《狐嫁女》是一篇颇具代表性的玩笑性“戏言”故事。开篇即点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历城人殷天官,少年贫穷,很有胆略。他所在的乡邑有占地十余亩的旧房第,因为常有怪异,所以荒废而无居人。久之,蓬蒿渐渐长满庭院,白昼亦没有敢进入的人。殷天官因朋友一句戏言“有能寄此一宿者,共醵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