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言语能力发展建构过程
解析言语能力发展建构过程
提 要:语言的形成是一个认知过程,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而语言学习的认知过程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语言这种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导致个体语言能力发展不尽相同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力图诠释个体言语能力由词到短语最后组成句子的发展过程,以期证明意义建构在个体言语能力发展各个阶段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认知能力;言语能力;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1)03-0088-4
On the Process of linguistic Capacity Constructing
Wang J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The formation of language is a cognitive process and linguistic capacity is partially cognitive ability of human being. Therefore,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could possibly be recognized as a process that individual is actively constructing meaning of linguistic knowledge. By analyz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that lead to different linguistic capacities of human being,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way how human’s linguistic capacity develops itself from words to phrases and then to sentences. In the hope that we can prove the active role that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plays at every stage of developments of linguistic capacity.
Key words:cognitive ability; linguistic capacity; constructivism
1 引言
N.Chomsky突破结构主义框架,主张语言能力具有“天赋核”(innate core)(Massimo 1980)。其思路是,人的认知结构是在人的器官甚至基因中就已经“编制好的”,后来的发育和环境因素只不过是促使这种结构成熟而已。作为人类最基本智能要素的语言能力的认知结构是天赋的(Chomsky 1968)。同时,心理学家J. Piaget建立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和认识论的建构理论。他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建构的,智能知识只能来自后天活动、操作和实践(皮亚杰1984,1989,1990),所以智能学中的重要因素――语言能力是建构的和后天的,而不是天赋的。艾朝阳认为,乔姆斯基的天赋论是笛卡尔等的唯理主义在现代科学和现代社会中的新体现, 皮亚杰的建构论是经验主义与行为主义发生变异的前兆,二者是西方哲学认识论向方法论转化的标志(艾朝阳 2001: 68)。双方的语言能力理论既有不相容性又存在相容性,两者的冲突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这种辩证过程恰恰体现语言能力的各个方面:语言能力以先天的生理素质为基础, 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地积极建构而成。当代语言研究者认为,语言能力天赋论与建构论之争反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方法论的斗争。这种争论不仅使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更加向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而且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笔者基于语言能力建构论的理论基础,从认知论和建构论的理论基调着手,通过对言语能力从词到短语再到句子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的作用,强调意义建构在言语能力发展各个环节中的表现。
2 关于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也称为结构主义, 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恩伯格(O. Kernberg)、斯滕伯格(R. J. Sternberg)、卡茨(D. Katz)、维果斯基(Vygotsky)。其中,皮亚杰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理论。他以“认知结构说”成为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先驱。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