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夕贵州民营报纸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放前夕贵州民营报纸特点

解放前夕贵州民营报纸特点    [摘 要]解放前夕的贵州民营报纸,总体上是趋于进步的。他们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贪污腐化、祸国殃民的行径进行大胆揭露,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民必胜、共产党必胜的进步信念。在当时政治控制十分严格的形势下,这些进步报纸能够在刀丛下生存,靠的是办报人的坚强意志和灵活的处理方式。但最后这些报纸或因政治、或因经济步履维艰,最终停刊或倒闭,存在时间十分短暂。    [关键词]解放前夕;贵州民营报纸;特点   一、内容宣传进步,充满必胜信念   解放前夕的贵州民营报纸在内容上大多是宣传进步思想,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民必胜的信念。   解放前夕贵州的民营报纸大多能大胆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反动统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欺骗人民民主,践踏和平统一的狰狞面目。1947年7月1日,改组后的贵阳《力报》发表了《本报启事》和《告读者书》,响亮提出:“《力报》作为追求真理的园地……为了追求真理,就要揭露丑恶的现实,让黑暗和丑恶在我们面前发抖吧!”接着发表了《米价涨,人心危》的社论,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即将崩溃的经济危机,在人民群众中引起轰动。这密切配合了解放战争,对唤醒蒋管区的人民群众起到了重要作用。《快救人民于水火中》一文,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不得人心;奸商豪吏纸醉金迷,完全不顾百姓死活;广大人民群众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改组后的贵阳《力报》还站在爱国立场上,对帝国主义的丑恶行径进行充分揭露。1947年7月19日、23日、28日,《力报》针对美国特使魏德迈来华支持蒋介石反共,连续发表社论,进行猛烈抨击。   北京发生美军强奸北京大学女生沈崇事件,各报均不表态。《力报》仗义直言,发表了题为《美国佬,滚回去》的社论,详细报导了各地抗议美军暴行的新闻,声援受害同胞,抨击帝国主义者在华的放肆暴行。   解放前夕贵州的民营报纸大多还是“民众舌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贵州商报》以维护工商界正当合法利益为主,对不合法的一些商业行为敢于揭露。当时贵州省政府主席杨森未经商会同意,向某同业公会苛捐勒索一笔费用,遭到同业公会的公开反对。商报得知此事,及时反映,声援抵制。最后,杨森不得不取消摊派,维护了工商经济界的正常利益。正是因为商报敢于仗义直言,为小民百姓请命,所以商报一进入市场,便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一时被誉为“工商之友”、“工商舌喉”。《贵州工报》是代表贵州劳工利益的,常向国民党当局呼吁改善工人生活和待遇,得到广大劳工群众的欢迎和热爱。当时,国民党修筑黔桂铁路,由各县派民工承担。这些民工是由各县强迫而来的,完全是贫苦农民和城镇穷人,连伙食都要自己从家带来,根本谈不上工资和福利。但在开工典礼上,贵州省建设厅长何辑五面向全省民工大讲修铁路的重要性,空谈要对民工爱护,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等。这时,台下出现贵筑县县长汪荣殴打民工一事。工报第一时间得知到此事,便在工报的显著位置指名道姓地报导了此事,谴责汪荣的放肆做法,工报敢于为劳工说话,引起工人群众的强烈反响。发行人兼社长程刚感叹说:“自己非有报纸不可,要是没有工报,工人弟兄们被打被整就无人说话了。”   二、办报人意志坚定,方式灵活   贵州解放前夕的民营报纸,是靠办报人坚定的意志和灵活的方式创办并发展起来的。   贵州《力报》发表《战场七月如流火》一文,全面系统阐述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全面内战的彻底失败,用事实说明了其“重点进攻”也行将失败。此文一发表,震惊了贵阳山城,报纸被抢购一空,山城人民争相传阅,奔走相告。此举激怒了国民党当局,国民党贵州省党部主任委员黄国桢立即把《力报》的发行人李思齐召去,声色俱厉的提出三点要求,要求报纸转变立场,必须称共产党为“匪党”、“匪军”,撤销顾希均总编辑的职务等等。李思齐置之不理,一条也没答应,干脆地说“我们是民间报纸,是民众口喉,凭事实说话,不能欺骗群众……,我们没有向政府领过津贴,政府不能干预报社内部事务。”这种回答让黄国桢恼羞成怒。李思齐回到报社,同大家商量对策,大家一致表示“宁可杀头关门,决不改变办报方针。”顾希均提出“万一《力报》遭到镇压,那时就转移。丢掉笔杆子,拿起枪杆子,并不因此而退缩。”各主要负责人表示,要顶住国民党的高压政策,坚定地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与黑暗,但也要注意方法和策略,提高警惕,谨防国民党反动派下毒手。   时任贵州省主席杨森,为了对付想回贵州当省主席的谷正纲、谷正鼎兄弟,意欲拉拢一批失意政客和可以利用的中上层人士。杨森对李思齐十分欣赏,为了占有更多的报纸作为利用的工具,他靠着自己掌握的实权,找李思齐谈话,提出要把《力报》买过去,交由“新生社”去办,并许给他专员职位。李思齐说:“当专员,我的资历、声望都不够。报纸不是我一个人办的,我不能作主。”这样巧妙地拒绝了杨森的收买,并且没有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