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邮传部与清末留学生管理
论邮传部与清末留学生管理
[摘要]基于交通经济发展的需要,邮传部十分重视选派留学生,并予以重用。邮传部重用留学生,并非意味着清政府中各政府部门、势力集团均持同一政策,事实恰恰相反,这可从袁世凯弃用留学生的政策看出。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清末留学生在交通经济领域颇受重视,而在军事领域中则需要具体分析。
[关键词]邮传部,留学生管理,清末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2-0017-04
留学生史的研究,学界成果可谓丰硕,然成绩的背后亦有缺陷,这最为突出地体现在研究视角忽略了政府因素。以清末邮传部为例,基于人才匮乏的巨大压力,邮传部十分重视留学生这一重要的人才群体,并致力于该领域的管理工作,其表现一为选派,二为重用。有鉴于此,笔者拟以清末邮传部为视域,以留学生管理为视点,兼与袁世凯对留学生态度相对比,以厘清史实,推动相关研究走向深入。
一、邮传部对留学生的选派
早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有消息称:“邮传部前拟与日本递信省商议,挑选各省官费生普通卒业者,送入递信省所属之通信官吏练习所肄业,定为豫科一年,本科一年,毕业后即分配各省,以备邮局任用。现已由递信省订定修业规则二十二条,并附列新设教室购置图书,所有预算费用附录于右:新设教场,平家(平屋)总经费一万三千二百圆,二阶建家(楼屋)总经费二万七千五百圆。学生五十名,分教科书购入费三千六百圆,又一年消耗品费一千九十圆,又用纸及式纸类约金六百二十三圆,又印刷书类约金五十六圆,又电池用材料及其他杂品约金三百二十九圆。”同年九月,邮传部因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均请以部筹出洋经费拨设专科,则两班皆可不出洋而共沾实验之益”,批示道:“轮帆之学仍须出洋,皆宜从长规划,以期完备。”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邮传部与学部、农工商部合奏,针对留学生“避难就易,纷纷请习法政,以致实业人才愈见其少”,主张:“自本年为始,嗣后京师及各省中学堂以上毕业之学生,择其普通学完备、外国语能直接听讲者,酌送出洋学习实业,并令此后凡官费出洋学生概学习农工格致各项专科,不得改习他科,又以前自费出洋之学生,非入高等以上学堂学习农工格致三科者,不得改给官费,其认习实业已给官费之学生,亦不准中途改习他科,如此量为限制,庶几实业人才可以日出,而富强之效可见矣。”同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颁布出洋留学生章程。
宣统元年(1909年),“邮传部收管招商局,以驾驶航船人才缺乏,仍须借重外人,仍非长策,现议遴选学生派赴日本,学习航海驾驶……以备录用”。同年十一月,邮传部还咨文外务部请与英国公使协商,由电政局选派无线电学生前往香港天文台学习天文气候,以为航运提供预防风暴的信息服务。
下表句是宣统元年间邮传部官派留学人数与学费情况:
赴奥地利学习邮政是邮传部留学生选派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徐世昌认为,邮政储金法良意美,早为东西各国所推行,特咨行驻外公使得知奥国储金制度最善,于是方有“派往练习邮便及储金规章,俾备器使”。其具体是邮传部先于宣统元年冬“咨行出使奥国大臣雷补同商允奥外部招待学生入局练习邮政及邮便储金”,然后依雷补同之建议:“以能通德文者易于教授”,于宣统二年春出示招考,考试资格以高等专门学校德法文毕业生为限。结果,应考者数百人,仅取习德文生11名,法文生4名,因人数太少,乃添调留德生3名,留法生1名,共计19名,派徐秀钧为学长,于四月前往。“是年夏初由西伯利亚赴奥自费生徐德培呈准加入肄业后,亦补官费”。邮传部所招考的这20名学生中,“有五名系大学堂学生,改换名姓,伪造履历,潜往应试得取者”。“京师大学堂例,凡堂中预科毕业学生,应入分科大学,不得又入他学堂”。因此,“大学堂刘监督,认为例不可破,咨请将该生撤销。邮传部堂官认此系资遣出洋,似与入学堂不同,拟仍令前往”。“此次邮传部传考赴奥学生德法文皆有,嗣以赴奥学生德文为便,故取德文十八人,而法文则取最优者二人。至补传之余翔麟一名,系本取第一,以他科皆善,而法文稍差。故初未取列,而后仍补传云”。这与徐世昌奏议不符。经费方面,“除来往川资及治装各费外,全年学费约合银三万一千两,该款在各路余利项下凑拨开支”。这批学生后入奥国商部邮电总管理处附设的邮电专门学校,因该校课程有邮政电报,故兼习邮电两科,并在奥国储金总分各局及邮电各局实地见习,宣统三年终毕业回国,经邮传部副大臣梁士诒、邮政总局总办帛黎考验,作为试用邮务官,悉行分往各省邮局服务,为将来开办储金之用。宣统二年六月,徐世昌又有续派十余名学生赴奥之计划。
宣统三年,盛宣怀作为邮传部尚书,派留学生出国学习电机、矿务等专业,唐文治评价他“造就实业人才不遗余力”。
除了邮传部本部选派留学生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