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际教育组织在近现代演变及特点.docVIP

试析国际教育组织在近现代演变及特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国际教育组织在近现代演变及特点

试析国际教育组织在近现代演变及特点   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是国际教育组织兴起并获得发展的时期。国际教育组织在近现代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战”结束至“二战”爆发;“二战”结束至1950年。其间,出现了国联文化合作组织、世界教育会联合会、国际教育局、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等国际教育组织。对其的研究有助于对当代中国在国际教育组织中发挥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际教育组织; 近现代演变; 特点   中图分类号:D8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5-0165-04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是国际教育组织兴起并获得发展的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组织的活动。建国以后,因种种原因,中国与国际教育组织的交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这种局面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有所改变。而近年来,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联教组织)的高层职位竞选中实现历史性突破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中国日益重视在国际教育组织中作用的发挥。那么,了解国际教育组织的近现代演变,对当今中国参与国际教育组织的活动不无裨益。然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迹近空白。故现对相关史实进行考察,以勾勒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国际教育组织演变的脉络,并分析其呈现的特点,以期对当代中国在国际教育组织中发挥作用提供借鉴。      一、 国际教育组织在近现代的演变   国际教育组织在近现代的演变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一)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在国际教育组织产生之前,就有人提出建立国际教育组织的构想。早在1817年,法国人仇里安(Mare Antoine Jullien)提出“藉教育谋国际合作” 的方案。1885年,荷兰人毛根波尔(Herman Molkenboer)建议召开关于国际教育合作的会议。1904年,德国人辜尼(Kurnig)提出建立教育咨询国际中心。1910年,比利时人比特斯(Edward Peters)建立了国际教育新闻局,为国际教育组织的建立提供舆论支持。   经过努力,通过建立国际教育组织来解决教育问题和增进世界和平的建议已成为欧洲人的共识。在19与20世纪之交,一些国际教育组织开始陆续在欧美出现。如美国的幼年教育国际协会(1892年)、瑞士的国际商业教育学会(1901年)、比利时的国际家庭教育委员会(1905年)、美国的世界儿童幸福研究会(1908年)、比利时的国际中学教师联合会(1912年)、英国的英联邦大学协会(1913年),等。海牙国际教育局的筹设,可视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1913年,由美国提议,荷兰邀集,拟于1914年10月在海牙召开一次国际教育协商会议。当时已有16国决定派代表出席,邀集函内有请设国际教育局之文。[1]遗憾的是,因为“一战”的爆发,会议未能召开。   欧洲经过几十年的酝酿,作了相当长时间的思想准备,促成国际教育组织的雏形出现,并开展了实质性的活动。但是,“一战”的爆发使原本不多的致力于教育交流的机构呈现不健全的状况,其活动在欧洲暂告停顿,移至美国。所以,我们发现这期间在美国举办了数次国际教育会议,使得美国与欧洲一道成为国际教育组织的发源之地。   (二)“一战”结束──“二战”爆发   “一战”结束后,各国政府开始注重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而教育又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大领域,从而导致基于国际教育组织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渐趋频繁。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国际教育组织。   1. 国际联盟文化合作组织   国际联盟(The League of Nations,以下简称国联)文化合作组织的建立在国际教育组织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21年9月21日,国联通过议案,主张设立世界文化合作委员会[2](以下简称世文委)。1922年,国联行政会任命英、美、德、法等国著名学者13人为委员,成立世界文化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中设立五个分委员会:大学联络分委员会(Sub-committee for University Relations),书目分委员会(Sub-committee for Bibliography),文学美术分委员会(Sub-committee for Arts and Letters),知识所有权分委员会(Sub-committee on Intellectual Rights),青年儿童教育专家分委员会(Sub-committee of Experts for the instruction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世文委最先着手的工作是调查欧洲学界的生活状况,其次是有关交换教授、学生转学、设立国际大学和统一学位等问题。   世文委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