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糖尿病研究.docVIP

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糖尿病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糖尿病研究

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糖尿病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及C组各42例。A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中药及降糖药物治疗;B组给予阿奇霉素及降糖药物治疗;C组给予中药及降糖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24%,B组为76.19%,C组为71.4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71,v=2,P= 0.0133),其中A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均0.05),B组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2463,P= 06197)。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关键词】 阿奇霉素;中药;社区;肺炎;糖尿病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4-0532-02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4.021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我国社区居民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肺炎的患者已经达到250万例,合并肿瘤、糖尿病、冠心病或老年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患病,其中老年人占70%[1]。合并糖尿病的肺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较差,免疫力低,受寒、劳累等刺激更加容易感染,治疗更加困难。本研究采用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2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我社区中心及大岭山社区中心2009年1月~2012年11月就诊者,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为53.2岁),其中男70例,女56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52.6岁;B组患者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4.2岁;C组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3.6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根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依据[2]。具体如下:①咳嗽、咳痰,伴或不伴胸痛;②发热;③肺实变体征、湿性啰音;④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9/L;⑤胸片见肺部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肺间质性改变。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协会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999), 即符合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 mmol/L,或FPG≥7.0 mmol/L,或OGTT 2 hPG≥11.1 mmol/L,需重复一次确认[3]。排除标准:肿瘤患者、冠心病患者、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具备其中任何一项均不应纳入。   3.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给予降血糖、退热、止痰、平喘等对症治疗。A组:给予阿奇霉素500 mg(250 ml)静脉滴注3~5天,病情明显改善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片500 mg,每天1次;中药加味补肺化痰汤(药物组成:黄芪20 g、熟地20 g、丹参20 g、五味子15 g、茯苓12 g、黄精15 g、鱼腥草30 g、桑白皮15 g、前胡20 g、陈皮10 g及甘草6 g)。由静脉滴注用药转为口服治疗的参考指标:①咳嗽和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改善,无明显呼吸困难,无喘息;②无发热至少24小时;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④无充分证据表明患者存在胃肠道吸收功能的异常。B组给予阿奇霉素500 mg(250 ml)静脉滴注3~5天,病情明显改善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片500 mg,每天1次。C组:给予中药加味补肺化痰汤治疗。两周为1疗程。   4.观察项目及方法 观察指标:观察临床症状咳嗽、咳痰、胸痛;肺部体征;血常规、X线胸片检查及病原学检查。   5.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   作者简介:杨光宝(1974-),男,广东省电白县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学士,研究方向:全科医学。   导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胸痛等、体格检查如肺部啰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胸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临床疗效,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评定疗效。痊愈: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胸片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但不够明显。无效:用药3天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无明显改善或有所加重。痊愈与显效合计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   6.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8.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