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准史学思想特点
顾准史学思想特点
摘要: 顾准史学思想的特点是选题切中时弊,忧国忧民;追根溯源,中西比较;理性如冰,冲破史官文化的束缚。顾准虽已离去,顾准的思考应该薪尽火传,中国需要很多顾准这样的思想者。
关键词: 顾准;史学思想;特点
中图分类号:K12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56―02
顾准不是专业的历史工作者,但却是当代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我敬重顾准老师的为人,就从他的史学思想入门,做他一个素未谋面的弟子。
顾准的史学思想和研究成果以笔记、通信的形式保留下来。1982年,他的“希腊史笔记”以《希腊城邦制度》为名出版;1989年,他与弟弟陈敏之通信写下的思想笔记以《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为名发表;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顾准文集》《顾准日记》等。
《世界历史》1984年第3期发表2篇文章,介绍和评论《希腊城邦制度》,认为此书尽管只是未完成的读书笔记,但……仍可称为1949年以来古希腊政治经济制度史的第一部专著……1986年,何新盛赞他的书:“是当代中国史学中第一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新认识世界历史的著作。” [1] 吴敬琏在《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一文中说:作为思想家,顾准的内在特征是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言人所未言[2] 。解洪兴和刘举在《顾准史学思想述略》中认为顾准的史学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3] 。
我以为顾准史学思想的特点是选题切中时弊,忧国忧民;追根溯源,中西比较;理性如冰,冲破史官文化的束缚。
一、选题切中时弊,忧国忧民
顾准主要研究希腊史,仅仅是兴趣使然吗?不。正如吴敬琏所言:“他写作《希腊城邦制度》,就完全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结果,而是为了回答‘娜拉出走以后怎样’的问题(即‘革命成功以后怎么办’的问题)。” [4]
中国在刀兵水火之中跌入近代,因落后而挨打,历经曲折,倍受磨难。多少仁人志士为自强求富,救国救民而披肝沥胆,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一生,才终于迎来革命胜利,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在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国几乎全盘照抄苏联,再加上历史的重负??现实的矛盾,整个国家陷入了深刻的危机。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使几乎所有中国人身陷其中难以自拔。
顾准自身的历史宛如那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缩影: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初期,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局长等高官。但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以“思想恶劣,阻碍三反”的罪名被撤职;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超前的经济学观点被打成右派并开除出党;1965年,他再次被划为右派;其妻被迫与他协议离婚并于1968年自杀,子女们与他断绝关系。备受迫害的顾准于1974年12月3日,因患肺癌病逝。
个人和国家民族荣辱与共,血肉相连,正是身处这种历史背景之中,作为那场灾难的受害者和牺牲品,作为一个革命者,特别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革命者,顾准对“娜拉走了以后怎样?”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勇敢的探索。这既是对自身苦难的解脱,也是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既是顾准自身人生价值的体现,也正是顾准史学思想的起点。
一部《顾准文集》,几乎言必称希腊,其实所言并非希腊,而是中国的现实和未来:为什么播下了革命理想主义的种子却得到了林彪、四人帮法西斯主义的结果?东西方民族历史殊途是怎样开端、怎样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何以可能存在?东方专制主义如何才能被根除?正如顾准自己所言:历史的探索,对于立志为人类服务的人来说,从来都是服务于改革当前现实和规划未来方向的[5]。因此,我认为,顾准史学思想的特点首先是选题切中时弊,忧国忧民。在那个意识疯癫、是非颠倒、学术沦为工具,人人自危的氛围里,能有这样的胆识思考研究这样的问题,而且研究出那样的深度、广度与高度,却是只有顾准一个。顾准始终坚信中国的“神武景气”一定会到来,所以在临终前送吴敬琏四个字:“待机守时”,“继续我们的研究工作。总有一天要发生变化,那时,要能拿得出来东西报效国家。”[6]
二、追根溯源,中西比较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顾准把整个中国历史乃至整个西方历史都作为自己孜孜不倦的认识对象和研究对象。他于穷途厄运之中,雄心勃勃,打算用十年时间进行涵盖中外的庞大的历史研究。
西欧民主渊源于希腊民主,顾准就以笨人追根溯源的精神,从古代希腊开始研究民主产生的历程,从“什么是城邦”开始层层设问,步步深入,“是什么环境,通过什么方式使希腊的‘神授王权’演变为城邦制度”;继而探索“城邦制度怎样发展演变,它对后代历史留下了什么影响?[7]”其研究真可说是于万丈深渊探骊得珠,从历史深处,掘出中国现实病症之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