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射之地”说到根据的经验写作.docVIP

从“一射之地”说到根据的经验写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一射之地”说到根据的经验写作

从“一射之地”说到根据的经验写作   一、片段精选      1. 坐着轿子进贾府   林黛玉弃舟登岸,坐着轿子进贾府:   ……又往西行,……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林黛玉进贾府》)      二、说文解字      2. 一射之地有多远   “一射之地”是个什么概念?结合语境来看,当表距离的远近。多远呢?课文注释:就是一箭之地,大约150步。这是射箭时一支箭被射飞的大致距离。而“步”是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5尺;那么,150步就是750尺,相当于250米了,换言之有半里地。   3. 庭院深深深几许   假如仅此理解,那也只是积累了些生活常识。南开大学徐江教授认为,识字解词只是语文课最基本的任务,接下来还应有积理、冶情、致用等过程。即或就是识字解词,也不能只是照着书本抄抄某个词的解释;最好追根溯源,结合课文的语境,揣摩作者这样运用语言及思维的妙处。还如这“一射之地”,我们要是能够再细心些,就不难发现,进去抬了半里地,将转变时又换人抬,那么,这院子到底有多大?“庭院深深深几许”?   作者为什么要如此强调这深宅大院呢?那要问作者为什么要写林黛玉进贾府。写林黛玉进贾府主要是为了借林黛玉的一双眼睛来介绍贾府。之前,古董商人冷子兴不是有所介绍吗?那太粗略。文学要再现现实生活,而整部《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也就是严格的现实主义,当然又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提高了的艺术真实。既然“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那就干脆通过她的目见耳闻,具体生动地向读者介绍――包括它的格局布置以及主要人物。宁国府是奉皇帝之命“敕造”的,“荣禧堂”的匾额又是皇帝御笔书赐,就这个级别,别的且不说,建筑肯定会落个“大”,深宅大院。   4. 南腔北调依经验   只是大就大了,说尺说丈说米说里都可以,为什么偏偏要说“一射之地”呢?不经此换算,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南方人,可能还真要愣会儿神。当然,对“红楼梦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来说,骑马射箭稀松平常,因而“一射之地”妇孺皆知;如果要说多少尺多少米,恐怕还有点儿拗口。“南腔”与“北调”,都是各自的“经验”使然。   但转念再想,贾府大院不是在金陵吗?属于南方。曹雪芹怎么也“南腔北调”起来了?但是考其家世,先世虽是汉人,但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即满洲贵族的家奴。上世是辽阳,高祖时因随清兵入关有军功,享得高官厚禄;曾祖母是康熙幼年的保姆,曾祖以降世袭江宁织造,实际是替皇家作“统战”工作;祖父曹寅,还当过康熙的侍读和御前侍卫。到曹雪芹时,曹家也是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而满清统治者马上得天下,崇尚马上文化,对时人影响不小。因此,曹雪芹熟习“马上民族”的规矩,受过“北方话”的纯正熏陶与严格训练。加之他晚年在北京创作《红楼梦》,所以,所谓“一射之地”,并非他一时心血来潮,实在是当时人们的习惯,也是他的“经验之谈”。   就好比现在我们讲长度,一般都论米,短些的还论分米论厘米,长些的也论千米。这都还是科学语体,要是出自一个科学工作者之口,那再自然不过。而一般老百姓,日常往大处说,也论里论公里;往小处说,则只论尺论寸;有时生活化些,还论指(手指)论脚(脚板)论抱(两臂合围);也有人用自己的劳动生活用具来比划,例如石匠师傅论几泥刀、几块砖,老农夫论几锄头棍、几扁担。诸如此类,虽说千奇百怪,却也是各自的生活经验使然。      三、写作指导      5. 丰富经验好作文   客观上的半里地,偏要说成自己经验上的“一射之地”,这是“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消化了的经验”(美国作家海明威),强调“外部世界信息只有被整合进‘我’的感觉之中才具有叙述的价值”(邢建昌、鲁文忠《先锋浪潮中的余华》)。这样,根据经验来写作,就写出了自己的生活与感受。第一,对己而言,自己熟悉,才有话可写,有话要写。熟悉什么,就用什么来写,才能得心应手,写得真切动人。第二,对人而言,什么事物别人熟悉些,好懂些,就用什么来写。用大家都熟悉的东西来写,才能写出地域特色,引起广泛共鸣。   我国文学史上不乏根据经验作文的例子。例如,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刻画孔乙己(《孔乙己》)穷途末路,单单抓住他“站着喝酒而又穿长衫”的形象特点,这对短衣帮和秀才们来说都不陌生。而刻画鲁四老爷(《祝福》),写其大骂康梁新党,因为其接受的本来就是程朱理学的熏陶,他的书房案头堆着《近思录集注》、《四书衬》,挂着“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对子。只可惜,那对子仅存半边,“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书房里也有一部《康熙字典》,却“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可以说孔孟理学、封建伦常流布于他的全身,而透过种种破败景象又很难说他是封建伦理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