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全面的素质结构,更要有创新的活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这就对执教者的我们提出了挑战,任何一门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教师直接所能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就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课堂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当我们谈起创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时,往往有一种神秘感和可望不可即的惧怕心理,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自己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去培养。其实,说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神秘,它是人脑的机能,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潜能,只是每个人所发展的形态、程度、质量不同而已。对于小学生来说,做一道习题,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独立求解这就是创造新思维的形成方式,在我们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的独到见解,让学生确信自己也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我们也应及时发现与鼓励,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许多年来,我们教育习惯于沿袭固有的模式,我们的老师熟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只是简单地把教师自己知识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种“告诉”为主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轻易地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在某些教师眼里,只有规规矩矩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那些爱问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好动的孩子就是顽皮捣蛋;结果,本应该生动活泼的教育变得死气沉沉,原本充满想象和创造性热望的儿童变得墨守成规,孤陋寡闻。然而事实上,听话未必是优点,不听话也不见得就是缺点。美国心理学家克勒斯在他的著作中指出真正的好孩子身上所具备的三个特征:(1)顽皮、放荡不羁;(2)所作所为市逾常规;(3)处事固执较幽默,但难免有嬉戏态度。
从中国传统教育观来看,这些评价标准如果用来评价那些所谓的“问题儿童”似乎更易于接受。的确,长期以来整齐划一的均衡教育模式只能束缚我们孩子的创造力,难以培养出真正的创造型人才。这也是东西方教育上所存在的巨大差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教育制度使中国人失去了中国的爱因斯坦,只能培养出守业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有发展力的民族。但从当今中国青少年一代的生活、学习状况分析,我们中国拥有的也只是古老的四大发明?严峻的事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讨的一个课题。那么,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实:
一、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创造王国里自由飞翔
日本学者曾用比奈式的智力测试对不同的年龄群体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验问题如下:(1)请用“孩子、花、野外”三个词语造句。(2)请用“失败、他、买卖、不幸”四个词语造句。
虽说被实验者对单个词的意义都清楚,但是要把它们按照一定意义组织起来,就需要一点儿发明创造,所以从中可以观察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10岁以前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呈直线发展,测验得分较显著;但10岁以后,发展减慢,这种创造性思维得分明显下降。关于分数之所以下降,被测者提到以下种种原因:有的说是因为大人的压力,是自己受到拘束,不活泼了;有的说是因为和周围人相处使自己失掉了个性等等。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但我们的创造力却在封闭式的教育制度下一点点走向枯竭。
曾经有一位老者搞了个别开生面的测试: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请测试者回答这是什么。
在小学一年级,小朋友们异常踊跃地回答:“句号”、“烤饼”、“月亮”、“老师的眼睛”……
当问到初中同学时,一位尖子生回答:“是零”。一位学习后进生则喊道:“是英文字母0”,他却遭到了老师的批评。
当问到大学生时,他们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
当问到机关干部时,他们面面相觑,用求救的眼光瞟着在场的领导。领导沉默良久,说:“没有经过研究,我们怎么能随便回答你的问题呢。”这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真实的故事,这也是教育的悲哀。所幸的是,我们的教育还有机会挖掘孩子身上蕴藏的无限创造潜能。我们要设法去激发孩子寻找、发现创造的热情;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孩子们自由创造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幻想、学会做梦、学会好奇,去尽情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精心保护孩子的创造欲望,多给他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复赛)备考试题库(简答、案例分析题).docx VIP
- Java_vue基于Spring Boot 在线音乐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docx
- 水银血压计使用方法.ppt VIP
- 钻井常识200问重点.doc VIP
-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申报表.pdf VIP
- UI设计(拓展) UI界面设计的常用方法 ui界面设计2-UI设计的常用方法.ppt VIP
- 国家开放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与培训实务》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docx VIP
- 安徽省铜陵市第十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2025《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运用案例分析》2300字.docx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任务工单 3任务1任务工单 ok.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