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的应用举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床的应用举隅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心悸 失眠 癫痫
心神失常疾病临床常见,表现复杂,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笔者用《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收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患者,女,31岁,2007年9月23日初诊。反复陈发性心悸5年。5年前,患者突受惊惊吓后出现心悸,胸闷,持续十多分钟后终止。此后上症常于心情不佳或夜休不好后发作。突然发生,突然终止。持续时间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有时数月一发,有时一天数发。发作时心悸,恐惧感,胸闷,气短,时间稍长则感气力、头昏。发作间隙一如常人。曾作Holter示陈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在150~200次/分之间。近1周来发作较频,每天发作3~5次不等。就诊时刚有1次发作,持续约30分钟自止。患者形体肥胖,表情焦虑,面略苍白,心悸怔忡,难以自持,胸闷短气,口苦心烦,腹胀便秘,小便短黄,舌红苔黄厚腻,脉滑而疾数。此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辨证为痰火扰心,肝胆气郁,心气不足,拟清热化痰,镇惊安神,兼益心气为治,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方药组成: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20g,茯苓15g,枳实10g,大黄10g,桂枝5g,代赭石(先煎)30g,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黄连5g,瓜蒌壳10g。5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大便每日1~2次,心悸发作减为每日1~2次,余症减轻。原方去大黄、加丹参15g,继服10剂,发作停止。后以十味温胆汤加减调理半月,随访2年未见复发。
患者心悸时作时止,又见胸闷心烦,舌红苔黄腻等,显属痰火为患。病变主要在心,涉及肝胆,因病程较长,发作较频,心胆之气也显不足,故用柴胡加龙牡汤去大枣之滋腻,加黄莲清心泻火,枳实行气化痰,瓜壳化痰宽胸,润肠通便,使痰热从大便而泻。药证相符,收效甚佳。
顽固不眠
患者,男,32岁,2005年11月3日初诊。半年前在石山采石,放炮炸岩时,山体滑坡,同伴3人死亡,患者也受轻伤,精神受到严重刺激。自此惊惧不安,故致整日不眠。靠服安定片能睡2~3小时,睡中噩梦频频。久则精神困惫,痛不欲生。应用归脾汤、酸枣仁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血府逐瘀汤、温胆汤等治失眠套方,终无显效。刻诊神情疲惫,面色黯滞,夜不成寐,惊惧不安,头脑昏沉,心烦口苦,胸闷气短,肩膊酸沉,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沉滑。此乃肝胆气郁,痰火扰心,柴胡加龙牡汤加减。方药组成: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夏枯草10g,党参10g,大黄5g,桂枝5g,茯芩15g,丹参15g,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珍珠母(先煎)3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并配合心理疏导。药后不用安定片,每晚可睡1~2小时,然恶梦纷纭。余症减轻。原方加酸枣仁30g,继服15天,睡眠基本正常,随访半年,每晚基本能入睡5~6小时以上。
此例患者起于突受惊吓,气机逆乱,肝失疏泄,津液失布,凝而为痰,蕴而化火,扰乱心神,故失眠,惊悸等诸症蜂起。因属痰热为患,故投归脾、酸枣仁、黄连阿胶鸡子黄等方无异隔靴搔痒。不因瘀血为患,故投血府逐瘀无效。而投温胆也无功者,因病重药轻,又少重镇之品故也。用本方恰合病机,故不专治失眠而失眠自愈。
癫 痫
患者,女,13岁,2006年8月6日初诊,反复神昏,四肢抽搐,口角流涎5年余,曾作脑电图,脑CT确诊为癫痫,不规律服用苯妥因钠、卡马西平等约近1年,仍偶有发作。近因成绩不佳,与父母吵嘴后,心情抑郁,发作较前频繁。发作前常先感腹部有气上冲头面,继而头晕,随之昏倒,四肢抽搐,口角流涎,持续数分钟或10多分钟后自行停止,转为昏睡。刻诊:形体虚胖,面色少华,神情抑郁,口苦心烦,夜寐不宁,纳食不香,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此乃肝胆气郁,痰火扰心,肝风内动,投以柴胡加龙牡汤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0g,黄芩10g,法半夏10g,党参15g,生姜10g,龙胆草5g,石昌蒲10g,胆南星10g,远志10g,天麻10g,全虫3g,蜈蚣3g,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30g(先煎),礞石30g(先煎)。7剂,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仅发作一次,持续数分钟自止。药已中鹄,原方继进10剂。药后未见复发,继以益气养血,熄风化痰之品做成丸药常服,服药2年,追访至今,病无复发。
癫痫之疾,伏痰为其宿根。患者情志不舒,肝胆气郁,蕴而化热,扰动伏痰,蒙闭心窍,引动肝风,故癫痫发作。投以柴胡加龙牡汤清热化痰,平肝熄风,以礞石易有毒之铅丹以下气消痰,平肝镇惊,加胆星、远志、石菖蒲化痰开窍,加天麻、全虫、蜈蚣熄风止痰,加龙胆草清肝火。药证合拍,迅速控制发作。后以益气养血,化痰熄风之品缓图。徐灵胎在《伤寒类方》中说此方“能下肝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