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肝郁脾虚证的研究的现状
肝郁脾虚证的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肝郁脾虚证;证候;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11.049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1-0107-03
肝郁脾虚证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的证候之一,也是中医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研究领域已涉及文献研究、标准研究和现代研究等多方面。中医客观化与现代化已成为当今科学领域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肝郁脾虚证见于临床多种疾病,疾病的特点不同,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及辨证标准也不尽一致,影响了中医的疗效评价。笔者现就近10年来关于肝郁脾虚证不同研究方向的近况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展肝郁脾虚证的标准化和实质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1 文献研究
肝脾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肝郁脾虚证临床上很常见,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其中还有丰富的肝脾同治的理论,值得深入研究继承。汤氏等[1]研究指出,《内经》中认为肝属木,脾属土,它们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相互影响,很容易导致肝脾同病,所以,在治法上主张肝脾同治,从而较好地构建了肝脾同治理论体系。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土得木而达。”王冰认为“达”指“通”,即疏通的意思。也就是说,生理上,肝木能起到疏达脾土的作用,肝的疏泄是保证和促进脾胃正常运化水谷的重要条件。而《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指出了脾主运化,助精微之物输送到肝脏以滋养肝血。此外,《内经》也详细描述出病理上的影响。如对肝病及脾,《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指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反胁痛。”《灵枢·病传》曰:“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脾病及肝则有《素问·气交变大论篇》:“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甚则肌肉萎,足痿不收……腹满溏泄肠鸣。”除以上所述,《内经》中还用五行乘侮理论解释肝脾同病现象以及肝脾同治的经典临床实践,这些都为中医学肝脾研究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肝郁脾虚证是肝脾同病中最常见的证候之一。
无论是古医籍还是现代期刊文献,有关肝郁脾虚证的资料十分丰富。薛氏等[2]检索1998-2008年有关中医辨证有明确肝郁脾虚证型及证候诊断标准的文献,采用频数分析法及判别分析法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肝郁脾虚证的疾病分布、各个症状出现的频率及肝病中肝郁脾虚证主要症状的筛选和权重等,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11107058811057)
通讯作者:汪红兵,E-mail:ivy0106@
得出肝郁脾虚证辨证标准难以脱离疾病特点的结论。该研究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标准化和客观化水平。此外,薛氏等[3]还利用数据挖掘知识和频数分析法对近15年来有关肝郁脾虚证的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研究分析出不同病种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和规律。文献的频数分析得出,在肝郁脾虚证总体与肝病、肠道疾病、胃部疾病、抑郁症等各类疾病中,共同存在着乏力、腹胀(痛)、便溏、情绪抑郁、面色萎黄、胸胁胀痛(闷)、食欲不振、脉弦、舌淡红苔白等16个症状,而总体和几种疾病的肝郁脾虚证出现频率最多的前5个症状为:腹胀(痛)、脉弦、舌淡红苔白、食欲不振和便溏。
2 标准研究
现行的《中医诊断学》[4]中对肝郁证、脾虚证及肝郁脾虚证均有相应的诊断标准。肝郁证诊断标准是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或咽部异物感,或瘿瘤、瘰疬、胁下结块,妇女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甚至经闭,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脾虚证诊断标准为胃脘隐痛喜按,腹胀纳呆,食后胀甚,呕恶嗳气,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消瘦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而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则是胸胁胀满窜痛,情志抑郁,善太息,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舌苔白,脉弦或弦缓。
马氏等[5]利用频数分析法对1995-2005年肝郁脾虚证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阐述了肝郁脾虚证的症状特点、涉及疾病及其诊断标准,分析得出肝郁脾虚证主要有2组症状群。①躯体症状:胁和/或胸胀痛/闷、食欲不振、便溏、腹胀;②舌脉:舌苔白或白腻、舌淡、脉弦或细。认为可将此2组表现作为肝郁脾虚证共性的诊断标准。这为肝郁脾虚证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一定依据。徐氏等[6]通过对1999-2009年期间有关肝郁脾虚证在临床报道方面文献整理研究,得出证型的诊断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自拟标准,其中《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的使用频率达45.8%。并提示在临床应用时,大多数医生考虑了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与疾病的相关性,证候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200道(打印版).docx VIP
- 2025年(第八届)新型配电系统技术大会:规模化分布式资源接入的新型配电系统运行控制技术及应用.pdf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5).docx VIP
- 矿山风险管控方案.docx
- 牛津译林版(2024)三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pdf VIP
- 2025年价格鉴证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4).docx VIP
- 2024年03月[南宁]中银香港旗下中银金融服务(南宁)春季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高一【化学(人教版)】氯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课件.pptx VIP
- 高一【化学(人教版)】氯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课件.pptx VIP
- 颜斶说齐王.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