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的探讨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的探讨
摘要:预应力技术经过了多年的工程实践和不断发展,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项工程技术。本文探讨了预应力技术在某建筑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 预应力技术 施工方法
某建筑为一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1965.7m?。本工程屋面为现浇梁板结构,其中的 5 榀屋面梁(b×h=300 ㎜×1200 ㎜)采用后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每榀预应力屋面梁采用 2 束 6 根直径Φs15.2mm、1860 级 7φ5 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作为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下面谈谈具体的施工方法。
1、模板支设
1.1 梁端模板使用竹模板,喇叭型垫板固定在模板上,孔道用泡沫塑料封闭。在确定梁钢筋、模板和波纹管位置、尺寸准确无误后,合梁端模板。
1.2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支撑系统与次梁、板分开,便于张拉前拆除除预应力混凝土梁以外其余的模板和支撑系统,保持预应力混凝土梁底模板和梁的支撑系统。
1.3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起拱高度按 1.5‰,取 30 ㎜。
2、安装波纹管
2.1 非预应力钢筋骨架绑扎后,穿螺旋管(波纹管)。为保证螺旋管的位置符合设计坐标的要求,用ф8 钢筋焊成井字形支架,每500mm一支,绑在大梁腰筋或主筋上,用来托架螺旋管,误差不大于5mm,螺旋管固定在支架或钢筋上。
2.2 螺旋管在梁内呈抛物线设置。
2.3 螺旋管用大一号管连接,接头处用防水胶带缠绕三层,防止水泥浆渗入管内,阻塞孔道。
2.4 喇叭型垫板与梁端面必须在一个平面,垂直于孔道轴线,并固定于梁端模板和梁端主筋上,不得松动。用泡沫塑料将喇叭口堵严,防止掉进杂物。设计安放的螺旋筋,如果梁端钢筋太密无法安放时,经业主、监理工程师同意可改为Φ8 钢筋网片,网孔50mm×50mm, 距梁端500mm以内为间距50mm,距梁端500~1500范围内为间距100mm。
3、混凝土浇筑
3.1 由于现浇结构端部的梁柱交接和安放喇叭口、螺旋管,使梁端钢筋过于密集,浇筑困难,而梁端部在张拉过程中承受较大的局部压力,为保证混凝土质量,避免端部裂缝或喇叭型垫板下陷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端部混凝土使用0.5~1㎝和1~3㎝两种石子粒径的配合比,同时配备2.5㎝直径小型振动棒,浇注前先铺垫与混凝土同样水灰比的水泥砂浆,保证混凝土施工缝的质量。
3.2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注意震动棒不碰螺旋管,特别要与螺旋管接头保持一定距离。
3.3 每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混凝土必须一次连续浇筑完成,浇筑的同时时清理螺旋管预留孔道。用12号钢丝中间系一个直径60㎜的橡皮球,定时往返拉送,清除管道内可能渗进的水泥浆,保证管道畅通,以免清理后重新堵塞喇叭口。
3.4 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应加强养护,并准备预应力张拉,按照设计要求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开始进行张拉。
4、预应力钢绞线制作、穿束
4.1 将钢绞线按下料长度切割下料,在两端头部 50 ㎜处用钢丝绑扎以防端部松股。
4.2 每6根钢绞线为一束,采用人工、后穿束方式将钢绞线逐根穿入孔道,穿入后来回拉拨几次使其通顺,防止钢绞线互相缠绕。每根钢绞线两端作对应标记,同一根钢绞线在锚板上的位置相同。
4.3 穿束前再进行一次外观检查,特别注意钢绞线端部松股的不能使用,表面污物清除干净,注意梁两端外伸长度应对称一致。
5、预应力钢绞线张拉
5.1 张拉工艺流程:穿入工作锚板→塞紧工作锚夹片→穿入顶压器→穿千斤顶→穿工具锚→塞工具锚夹片。
5.2 千斤顶安装:首先搭设操作台和千斤顶吊架,高压油泵、灰浆泵安装在屋面平台上,接通电源试车待用,注意顶压器不能空载试顶。
5.3 钢绞线在千斤顶穿心孔内不能相交;夹片锚孔要保持清洁,在工具锚的夹片和锚孔壁内涂石蜡,使其润滑便于退下;夹片三个为一组,出厂前已用弹簧或橡皮圈套在一起,不能混乱,塞夹片时三片一齐送进,工作锚和工具锚夹片用D25 钢管套在钢绞线上用力敲紧夹片,注意务使其结合严密。
5.4 张拉工序由张拉班实施,张拉前进行技术交底,并模拟演练,张拉前应先拆除板底及梁侧模板,不得拆除梁底支撑。
5.5 预应力梁采用两端张拉工艺,自中部向两端对称张拉。张拉指挥长指挥两端台油泵同时启动,按设备标定时给定的油表读数,先拉至初始拉力,检查锚具、夹片、千斤顶和油管等无异常现象,然后将第一束钢绞线先拉伸至 0.5σcon(取 560kN),接着换拉第二束至 1130kN,再拉第一束至1130kN,持荷 2min,再次检查锚具、夹片和千斤顶等有无异常,确认正常后顶紧夹片,完成张拉。在初始应力、560kN和 1130kN时分别测量钢绞线的伸长值。
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